蜂箱与蜂群的信息自动采集与分析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8-04 09:00:00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现代化蜜蜂开始现代化,并不断引进国际上普遍养殖的意大利蜂种现代活框饲养技术,现已成为世界养蜂第一大国,2017年蜂群数量达920万群[1]。蜂群作为群居昆虫,往往共同生活在高度复杂的社会公共群体中。蜂群有一套较完善的信息交换方法,主要有化学、声舞等。蜂窝是蜜蜂群落的日常活动场所,蜂房内温湿度大.空气通透性和蜜蜂群声的变化对蜂群的健康有直接影响.出巢工蜂数量.经常采集花蜜和收集水分的比例以及蜂群繁殖等.2,3]特别是蜂箱内的温湿度,是影响蜜蜂生存的最大环境因子。理解内部信息,监测蜂箱内蜜蜂生存环境,就能掌握蜜蜂生产动态,及时向蜂农传达蜂群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有效地对蜂群进行管理,保证蜜蜂的正常生长与生产。
经常用人工开箱检查蜂箱,会导致蜂箱内蜂群产生应激反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监控.传感.无线通信等技术建立蜂箱蜂群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收集蜂群中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数量.重量.气体成分.声音等[5],是降低蜂群应激反应的可行方法。
从60年代起,国外就一直在利用蜂群的听觉仪器来监测分蜂。Cejrowski等[6]通过使用SupportVectorMachine,SVM算法和C分类法对分蜂前21天进行监测.在前8天和前1天,不同声强在240.270Hz和300Hz之间,从而使养蜂者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蜂群的分蜂性,提高其生产能力。2007年,由比利时碧奥特公司研制的ApiSCAN-Plus蜜蜂计数器,可单独对2个蜂箱进行独立检测,但不能进行实时在线监测。Murphy等[7,8]建议使用WirelessSensorNetwork(WSN)收集蜂群的活动和环境关键信息,利用采样数据对蜂群外部局部气象条件进行评价,发现巢内CO2含量的变化方式与天气模式相关联。SimonFraserUniversity加拿大研制了一种带有传感器的监控系统,监测蜂箱内的声音.振动.温度和湿度等相关信息,使养蜂人能够快速做出反应[9]。通过利用温湿度探头,结合PTR800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实现蜂箱多点温湿度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在多个养蜂箱中实现了温度、湿度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谭庆忠[11]
开发了蜂箱数字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了蜂箱温度采集、图像处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蜂箱内环境状况的无人值守监测。黄洪云[12]发明并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控温系统的智能太阳能养蜂箱,蜂箱包括温度控制器.箱体、太阳能面板等,可利用太阳能发电,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有效保护蜜蜂的生存环境,为蜂农带来方便和利益。以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为基础,对设施草莓蜜蜂蜂群计数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独立感应蜜蜂进出巢方向,并可在线统计蜜蜂进入巢和出巢的频率。张江毅等[14]通过采集蜂巢内蜂群的图像信息,对其行为、生存状况进行识别,并结合光电传感器对蜂群进出蜂巢的变化进行识别,对其行为进行综合判断。王晓青和冯奇杰[15]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蜂箱管理系统,用于在线实时采集蜂箱温度、蜜糖重量,同时还可以定时清理蜂箱内剩余蜜蜂。并在蜂蜜重量出现异常时发出防盗报警,解决了养蜂户工作效率低下.养蜂规模扩大难的问题。
过去30多年来,蜂群和蜂群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分析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努力的目标,也取得了部分成果,但主要集中在蜂房内的温度.湿度.蜂群的采集和检测上。对蜂群来说,声、流、流等都是蜂群的综合信息表现[16]。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智能获取和检测手段日益成熟。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蜜蜂生物特性为基础,建立了一套低功耗、可持续工作的蜂群关键参数在线监控系统。并结合温湿度传感器、微话筒、激光对射器等多种传感器,采用多感知源数据融合分析法对箱内蜂群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语音数据实时存储后,还将温度、湿度、蜜蜂进出巢数等数据进行融合,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无线传输给远程服务器,避免了对蜂群的干扰。为使蜂农及时获得蜂箱信息和蜂群信息,为蜂群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了蜂箱信息的持续收集。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