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稻麦科技
省级《福建稻麦科技》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47/S,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福建稻麦科技》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供农业科研、教学、科技推广及管理人员参考。
《福建稻麦科技》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47/S,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福建稻麦科技》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供农业科研、教学、科技推广及管理人员参考。
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新品种新组合;植物保护;科技论坛;综述
福建稻麦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1、《福建稻麦科技》来稿要符合本刊宗旨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文字精练、逻辑严密、标点正确。试验研究论文一般需经两年以上试验,结果比较成熟,具有可重复性;所介绍的技术、经验、措施要求具体可靠,具有可参照性。 。
2、《福建稻麦科技》文章篇幅及格式试验论文、综述专论等文稿一般在3000字内,最长不超过5000字(包括图表),这类文稿要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试验研究报告、实用技术等其它文稿一般在2000字左右(包括图表),不附摘要、关键词。文稿要求字迹清楚,以国家公布的简化字为准。打印稿字体不小于五号字,要求软盘投稿。文中出现的外文、符号请书写或打印清楚,尤其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的位置要弄清。 。
3、《福建稻麦科技》文题、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等文题要求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主题,避免大题目小文章。标题层次依次用:1、1.1、1.1.1……;不作分段用的序号用圈码:①、②…。文稿署名应限于实际参加文稿工作的人员,一般不超过5位。作者姓名之后括号内注明单位及邮政编码,如以单位或其他集体名义撰文的,请注明执笔人或联系人姓名。摘要(300字左右,写成报道性文摘或指示性文摘)。关键词是反映文章内容的名词或术语,一般3~5个。 。
4、图、表凡可用简要文字说明清楚的不用图、表,若用图、表更简明了的则不再文字重述。图、表设计要正确、合理、易懂,可有可无的项不要列入图、表中。插图应用硫酸纸清绘,线条粗细要匀,比例要准确,文字、符号要清楚;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即只用表头上下2条和表末3条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不用纵线和斜线。表内数据不要缺项,不可能有的数据用短横“一”,应有而缺的数据用三连点“…”,实测为零的要写“0”,图、表均要插入文中相应位置,不可堆积文末。引用的图、表要注明出处。 。
5、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计量单位务请采用国家统一实行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单位的国际符号,用外文字母书写。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不再用公尺、丈、尺、寸;重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不再用亩,亩可换算成m2或hm2,1亩=666.7m2,1hm2=15亩;体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容量用l或L(升)、ml(毫升);时间用a(年)、d(天)、h(小时)、min(分)、s(秒);浓度单位废除ppm和体积克分子浓度(m),应分别用mg/kg(或mg/L、ml/m3)和mol/L表示。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计量单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用简写。要正确使用有效数字。 。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仅列实际引用的重要文献,未经正式发表的请勿引用,顺序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排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一般应为:“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图书”:序号作者.文题.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作者3人或3人以下需全写出,3人以上标出前3人,后面用等。 。
7、文注及致谢位于文稿第1页下方,以短横线与正文隔开。文稿如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子课题),请尽可能在文注中注明。 。
8、符合本刊征稿简则要求的来稿,择优选择。来稿一经选登,便酬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样刊两册。 。
9、本刊实行文责自负,不得一稿两投,本刊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删改或请作者自行删改。来稿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投稿后超过6个月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或退修意见书,请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 。
10、铅印稿、油印稿、复写稿以及稿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来稿,本刊均不视为稿件,只作参考材料保存。 。
11、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作者著作权使用费用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这些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投稿后很快送了外审,外审一个月后回来,给了小修,一共修改了3次,修改稿的审稿周期均一个月,最后终审大约两周时间,然后录用。福建稻麦科技的杂志很好,编辑很认真。
福建稻麦科技杂志工作效率还是挺快的,基本都是一个月内给回复,每次都是第3个月的最后1-2天才返回个编辑部,所以时间就拖的有点长啦,编辑同志细心且认真负责。
福建稻麦科技杂志收到了,里面文章还不错,内容丰富,投稿网也很守信用,送货时间也挺准时的,一本非常不错的杂志,给读者最新鲜角度、最深刻解读、最文化悦读。会一直支持的,值得品读!
总体感觉还不错!一审1个月左右返回,提了7条意见修改,都挺中肯的,看得出来审稿人十分专业,返回后一周收到接收通知,算是一次愉快的投稿经历!会继续支持的该学报的!
审稿周期基本是满3个月,而且比较严格。福建稻麦科技毕竟是国内很不错的期刊,专家给的意见也挺中肯,从通知到见刊大概是4个月的时间,算比较快的了,听说有的见刊要1。
编辑挺负责,提的意见比较中肯,审稿速度也比较快,我的文章总共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投稿过程还是比较艰辛得,经过初审,复审,外审,三次修改稿件后,最终予以录用,该杂志的质量还不错。
投稿网服务态度超级好,书又好又便宜,物美价廉,性价比很高,而且送货也及时,内容丰富,自己也很喜欢,另外包装也比较满意,没有一点破损的地方,谢谢投稿网的用心,我会继续支持下去的。
8月3日投稿,投稿三天后编辑退修,3天后修回,1.5个月后审稿人退修,7天后修回,一星期后录用。投稿历时2个月零10天。
审稿速度很快,编辑很好。
评审速度还算不错,外审的意见非常多,而且专家审得很仔细,而且看得出来是真心理解作者方向,甚至一眼看出一个细小的错误。有什么想法一定要给编辑部打电话!编辑都会耐心帮你解答。期刊值得推荐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