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主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儿科学

国际儿科学

统计源核心

《国际儿科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原刊名为《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6年第1期起更名为《国际儿科学杂志》。杂志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单位为中华医学会,第二主办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2006年在国际系列杂志中率先加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成为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

《国际儿科学杂志》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儿科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创刊40多年来,本刊一直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在广大各级临床儿科医生及医学生中赢得了普遍欢迎。本刊以儿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读者阅读。

《国际儿科学杂志》主要刊登反映国际儿科学领域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等,另辟有述评、专家论坛、继续医学教育和国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委会成员由国内外著名的儿科专家学者组成。总编辑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张成普教授担任,副总编辑由杜军保、郭锡熔、黄敏、何庆南、李廷玉、母得志、申昆玲、薛辛东教授担任,尚云晓教授任编辑部主任。创刊40年多来,在历届编委和各位审稿专家的努力及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杂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曾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系列综合质量评审法定计量单位审读优秀奖及文字表达审读优秀奖。

目前本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期刊按国际标准编排,并印有英文版权页、目次,摘要。统一刊号为CN 21-1529/R,国际连续出版号为ISSN 1673-4408,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期页码72页,每期定价20元,全年240元。通过邮局发行,邮发代号8-73。

编辑部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10004。电话:024-81662050、024-96615转13719,E-mail:gjekxzz@163.com 网址:gjekxzz.yiigle.com ,本刊 采用中华医学会远程审稿系统管理稿件,请登录本杂志官方网站或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http://cmaes.medline.org.cn)进行稿件注册、网上投稿。

主要栏目

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个案报道、临床病例讨论等,另不定期辟有述评、名家讲坛、国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收录与荣誉

统计源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万方收录维普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国际儿科学投稿指南

《国际儿科学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本刊以儿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读者阅读。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儿科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本刊主要刊登儿科学领域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个案报道、临床病例讨论等,另不定期辟有述评、名家讲坛、国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欢迎广大儿科医生及儿科学系研究生投稿。

1对稿件的要求稿件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

1.1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1.2作者署名: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包括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

1.3摘要:论著和综述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00字左右。综述摘要内容应包括综述的主要目的、资料来源、综述时所选择的研究数目及这些研究是如何选择的、提炼数据的规则及这些规则是如何应用的、数据综合后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25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及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Xianyan*,WuJianping,QinJan,LiuHong.*DepartmentofPediatrics,theFirstHospital,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034,China”。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1.4关键词:需标引2~5个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1.5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Mean;(2)标准差用英文大写SD;(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 x _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6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得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1.7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中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一条斜线下加括号,括号内的两个单位符号之间加圆点,如ng/(kg·min)。应尽可能使用单位符号,也可以与非物理单位(如:人、次、台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ng/L±18.2ng/L”可以表示为“(75.4±18.2)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O2)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卡(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1cmHO2=0.098kPa)。

1.8数字:执行GB/T15835-200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329.476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4cm×3cm×5cm,不能写成4×3×5cm3。

1.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Citing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会议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示例如下:

[1] 王建军,邹丽萍,石凯丽,等.北京市儿童医院10年儿童脑卒中疾病谱回顾性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4(4):259-264.DOI:10.3969/j.issn.1673-5501.2007.04.004.

[2] Shi KL,Wang JJ,Li JW,et al.Arterial ischemic stroke:experience in Chinese children[J].Pediatr Neurol,2008,38(3): 186-190.DOI:10.1016/j.pediatrneurol.2007.11.002.

[3]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8-531.

1.10图表: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线条图与照片均另附于文后,照片背面注明题名、图号和上、下方向,图说明及图题另纸书写。X线照片及其他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

1.11标题层次:各层次编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不同层次的编号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1”“1.1”“1.1.1”等。各层编号均应左起顶格书写。无编号段落开头可以空2格。有编号无标题时,则在编号后空一字距再安排文字。行文中的层次排列可用⑴、①等。

1.12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作为脚注的第一项,并需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1.13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ol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

2投稿要求

2.1稿件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综述、论著应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个案报道一般不超过2000字。

2.2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

2.3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4投稿方式: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请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http://cmaes.medline.org.cn)或《国际儿科学杂志》官方网站(http://gjekxzz.yiigle.com)投送,注册为作者后选择目标期刊,阅读本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稿介绍信》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寄至杂志编辑部。

3稿件处理

3.1本刊实行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需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3.2快速通道: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单位正式介绍信、查新报告和2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论文投寄本刊后,经专家审阅通过,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表。

3.3稿件处理时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请电话询问稿件处理结果(024-81662050或024-96615转13719)。如作者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3.4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未按规定日期返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4有关论文著作权事项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5 编辑部信息

《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邮编110004。电话:024-81662050或024-96615转13719,网址:gjekxzz.yiigle.com,Email:gjekxzz@163.com。

联系方式

  • 官网地址:gjekxzz.yiigle.com
  • 投稿邮箱:gjekxzz@163.com
  • 联系电话:024-81662050、024-96615转13719
  • 杂志社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国际儿科学数据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热门评论


壤驷*** :

前1月份投的,1月底给了回复,不予采用。审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最关键的是指出了文章存在的问题,修改后录用,很开心啊。编辑还是挺严格的,大家都可以试试!

2023-09-05 01:29:05
柯*** :

杂志还是不错的,审稿较为严格认真,编辑部态度也不错评审专家很认真,提的意见对作者很有帮助。编辑也很负责,态度很好!这次文章能顺利被收录,免不了编辑和审稿人的指导!推荐。

2023-06-16 21:09:08
夏侯*** :

国际儿科学杂志的论文质量都比较好,能被收录我感到很满意。编辑工作非常细致和认真,经常一个很小的细节确定不了的时候都会打电话沟通。真心祝愿这样的好杂志越办越好。

2023-04-11 23:01:19
长孙*** :

-6-6投稿,接着就是等待,中间电话联系编辑,态度特别好,-6-10收到初审和复审意见,小修,-6-22返回修改稿,然后6-24就录用了,个人感觉还是挺快的!7月份通知校稿和交版面费,现在坐等论文出版了。

2023-01-14 01:56:28
穆*** :

投了两篇,修改后录用,编辑不傲慢,审稿专家意见返回比较及时,也很专业。赞。十分感谢此杂志,望国际儿科学越来越好。

2022-09-23 03:19:09
壤驷*** :

国际儿科学杂志对质量、新意等方面的要求还是很高的,编辑老师效率非常高,认真负责。投稿当天通过初审后马上就送外审了,一个月后审回,没什么大问题,稍作修改返回,投稿两个月内就通知录用了。

2022-02-19 07:52:27
东里*** :

个人感觉只要自己写的好,还是比较容易中的,认真按照专家意见条条回复修改后,即上传修改稿。编辑态度特别好也特别有耐心,交流过程非常亲切。审稿速度也非常快!该期刊应该属于业界比较好的杂志了。

2021-09-18 16:47:16
欧阳*** :

第一篇论文,小周折耽误了一下,时间比较长,最后修改录用了。中途都是邮件沟通,回复很快。而且国际儿科学编辑部的老师态度还是不错的,只要你有礼貌,他们也不会为难你。

2021-05-17 21:02:12
东宫*** :

7.30投稿,8.8号通知交审稿费,8.28申回退修,2天内返回,9.12再退修改格式,9.23退回加作者信息,9.26通知交版面费。审稿速度很快,审稿建议很中肯,编辑挺负责的。

2021-04-05 02:20:15
公皙*** :

从投了这个杂志过程来看,国际儿科学杂志对稿件的创新性有一定要求,专家提的意见很有意义。另外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很高,老师态度非常好,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2020-11-26 05:47:26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