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乐器“笙”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手风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乐器“笙”。①据资料记载,1777年,阿莫依特(Amiot)神父将是中国民族乐器“笙”活簧原理传入欧洲。19世纪初,奥地利人墨尔谢里、德国人布斯曼等大师改善了弹簧的振动。1822年,德国人佛里德里霍姆·布斯曼诺姆(布斯曼之子)发明了第一个带有手风琴雏形的风琴。1829年,奥地利人西里勒斯·达米安设计制作了左手和弦伴奏的手风琴。到目前为止,正式命名为世界上的手风琴诞生了。Accordion键盘式手风琴。“手风琴之父”皮特罗,美国人·迪罗为变音器自动按钮和音域标记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手风琴的主流来看,手风琴分为键盘式手风琴和按钮式手风琴。按钮式手风琴通常被称为巴阳。19世纪中叶,手风琴传入俄罗斯。自1905年以来,斯捷尔里可夫(1872-1959年)花了大约两年时间完成了一种叫巴阳的乐器。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初,斯捷尔里可夫的学生萨索诺夫制作了类似于185贝司自由低音的巴阳。虽然这种钢琴不舒服,但它的诞生无疑是手风琴制造业的一场革命。1929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斯捷尔里可夫终于创造了第一个双系统自由低音巴阳。左手的切换器可以自由改变左手的功能,不仅可以演奏传统的低音,还可以演奏自由的低音。这种可变的双系统巴阳比185贝司自由低音巴阳更方便,得到了大多数演奏者的认可。
手风琴已经传入中国70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中,70多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手风琴来说,它经历了从零开始、从普及到蓬勃发展的过程。回顾我国手风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20-40年代末
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引入,来华的西方人将手风琴等西方乐器带入中国。当时手风琴结构简单,不是现在正式演奏的手风琴,而是收藏、娱乐或送给孩子的礼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前苏联人住在中国东北部。手风琴作为俄罗斯的民间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受到中国许多手风琴爱好者的喜爱,并向他们学习手风琴的演奏技巧。20世纪40年代,外国表演团体在中国表演时经常使用手风琴作为主奏乐器,实际上吸引了更多的学习者。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学习方式主要是口授。据记载,当时的手风琴教科书包括《手风琴独奏》、《手风琴教科书》等。④主要演奏《杜鹃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等曲目,以及一些根据俄罗斯民歌改编的短曲。在这个阶段,虽然手风琴结构简单,学习不系统,曲目短,但其意义在于从零开始经历一个过程。
2、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被封建统治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手风琴作为一种和声乐器,既可以独奏,也可以伴奏。它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便于携带。它不仅可以站着演奏,还可以坐着演奏。使用非常方便,很快就成行的乐器。20世纪50年代初,手风琴首先在军营里响起。1950年东北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前身)手风琴专业的成立,为我国手风琴在其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王域平教授和张增良教授创作了《牧民歌唱毛主席》(后改名为《牧民歌》)⑤曾健先生改编的《我为祖国守桥》等手风琴作品已经完成。这些手风琴作品极大地挖掘了手风琴的乐器和技术特点,为手风琴作品注入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早期手风琴作品难度大,旋律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手风琴演奏。这些作品仍被手风琴教师和学生用作教学曲目和演奏曲目,深受手风琴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这些作品的诞生标志着手风琴不仅具有简单的伴奏功能和演奏简单的小歌曲,而且完全能够满足复杂结构和声音变化的要求,为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找到了突破,为未来中国手风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的手风琴教材是中国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张自强先生的《手风琴演奏法》。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影响了中国一代手风琴学习者和演奏者,是当时手风琴学习者和演奏者的首选教材。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了近百万册。20世纪70年代末,广播的重要宣传阵地、手风琴讲座和演奏家演奏的手风琴作品为手风琴未来的发展、繁荣和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