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形式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05 09:00:05

图书馆藏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能力象征。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环境一直受到严峻的挑战,总馆制是今后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可以使县级公共图书馆“绝处逢生”。

一、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资金匮乏、藏书不足、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普遍问题。根据统计,2004年,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藏书只有0.12本,远低于国际图联和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数量的标准,县级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因此,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能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需求。

二、总馆制是激活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有效机制。

1.总馆制是办馆的一种先进模式。

总馆制是指一市一区,设若干个分馆,以网状形式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伴随着我国图书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许多省市、地区公共图书馆也进行了总馆制的改造,例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络、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等,通过系统化、集群化、网络化、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管理,使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县级馆资金紧张、资源匮乏有了很大改善。服务行业落后的生存状态,为提高县级公共图书馆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

2.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实行“总馆制”。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实行的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单一馆藏,图书馆之间存在着大量重复馆藏、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不足、有舍无书,另一方面是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大量资源的重复配置,无法实现互通有无,同时图书馆系统与广大读者的供需关系难以维持,使各公共图书馆很难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总馆制可以在不改变原管理、人员、财务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形成规模更大、文献资源更丰富、作为总馆的技术实力雄厚的图书馆在某些方面也有共同愿望、共同目标、有共同兴趣的图书馆作为其分馆,按照资源共享的需求,自发形成总馆关系的协作机制,建立以省馆或市馆为总馆统一领导的总馆制。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分馆、乡镇、社区图书室作为总馆制框架,对成员馆进行综合利用,具有资源优势;建立三层图书馆网,实现会员馆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会员图书馆的整体利益。

3.县级综合馆制度是县域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没有文化支持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对提升县域文明水平、推动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馆制是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形式,是县级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县域内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居民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县域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推动城市和农村文化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县级公共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应注意的问题。

1.资源配置要优化合理。

针对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各县级公共图书馆应首先坚持中、中、中多方面、多层次、多层次、互补性和共享。二是综合图书馆对所属成员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书目数据、期刊目录进行整合,建立全馆制下各分馆统一书目数据检索系统和期刊联刊编目,加强与会员馆信息咨询部的合作,由采访者开发电子文献和在新书定购过程中及时沟通、交换信息的机制,成立由省、市、县,由县图书馆组成的总馆制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合理配置成员馆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

2.文献资料库的建立应该规范化和标准化。

网络化时代,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以高质量的书目数据为前提的,如无规范,以图书分类数据为先决条件,自动化系统不能高速运行,总分馆制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将不能实现,目前,数据库类型多样,应用环境各异,县公共图书馆所建立的书目数据库中,资料资料内容、分编人员的专长不同,执行标准也不统一,资料结构质量差、资料制作速度慢等问题,影响到阅读率、检准率、还影响了图书馆编目人员套录资料取舍规范,难以统一。图书馆要加强联机编目数据的质量监控,及时指导各会员馆着录的书目数据,继续改进各成员馆分编、标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使联机编目资料的书目质量不断提高,本研究为总分馆制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设立总馆制是今后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总馆和分馆是统一的整体,综合馆要把各分馆作为自身的一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县级分馆也要积极依靠省馆改变自身资源的匮乏,当前处境艰难,开创县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美好明天!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