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也是挖掘现实生活内涵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20 09:00:01
不管是荧屏还是舞台,《无小品不成晚会》都成了观众心中的定式。尽管短剧曾曾以其独特的短、明快、贴近群众生活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但目前由于创作跟不上,无论小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观众的需要。很多舞台和荧屏充斥着许多只是为了逗人一笑的平庸、低俗,小品热很快冷却下来。小品让观众感到困惑,失望。
一些短剧作者缺乏生活基础,很难开拓新的视角,小品仅仅是一个概念的演绎,体现一种想法或讲述一件事,这种流于形式的作品,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如著名演员赵本山所说,现在有些小品,不是一味逗笑,而是说教太强,照这样下去,难得有观众的心。短剧内容要健康,有幽默感,能小中见大、俗中见雅、丑中见美的优秀作品。而且我们的一些组织者,力图让小品承担过多的负担,让小品体现大主题,以显示某种哲理,来论证某种观点,说明一些大道理。一些短剧变成了“随机应变”的“大手笔”,穿鞋戴帽、去“热点话题”、“时兴事件”。这种情形在特别聚会上尤其明显。听众完全不买。因此,小品的创作,重要的是要摆正它的位置,要充分重视它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内容上要真正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他们的精神状态,从而创造出思想、艺术、审美的统一精品。
抓住它最好的价值取向,是小品创作的核心。短剧一定要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无条件地扎根,以吸收养分。假如这一观念是坚定的,杜绝闭门造车、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庸俗的不正道,那麽,小品就能够集中、生动地再现社会生活,展现人的精神面貌,力求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艺术生活化、艺术化。
短剧最接近生活,最接近时代,最接近群众。一句话,最近是关注更多的人。短剧也是挖掘现实生活内涵、形象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时代性的变化,对人生思索的深入,客观上对小品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突出了对社会现实辩证的历史把握和对人生内涵的深层挖掘。出色的小品形象将观众引向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美学范畴,这一审美乐趣托起了小品向审美的更高层次。短剧问世后以塑造形象艺术之美取胜,其独特的审美意识造就了能欣赏美的大众。
因为电视晚会小品大多是营造气氛的喜剧小品,不免使观众产生“小品就是喜剧”的误解。杂文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艺术形态逐渐凝固僵化。其实,小品的艺术形式本来就很灵活,除了喜剧片之外,还有寓言小品、京剧、评剧、各类地方戏曲小品。这不但使小品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成熟,而且也使观众对小品的理解突破了喜剧的框框。短剧要想走出喜怒哀乐、滑稽、夸张甚至荒谬的死胡同,要保持形式的多样性。在艺术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使小品具有了较好的创作状态,是小品艺术发展的标志。尽管短剧、折子戏、小品各有千秋,但在没有明确的理论界定的过渡期,容许各类门类呈现多向取向无疑有益于博取众家之长。
但现在有些小品创作是俗多于雅,表演过分强调滑稽、夸张的效果,使人觉得含蓄不足,缺少韵味,令人遗憾。很明显,在小品创作与表演中把握分寸感,不仅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更是反映了作曲者和表演者的文化艺术修养。
要以短短的十来分钟来吸引观众,感动观众并非易事,但若过分强调短剧的娱乐功能,只会让它陷入俗套,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大部分观众。好的小品从创作到表演,都要有文化底蕴,突出小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以此来取悦观众。
短剧中,演员的地位十分突出。短剧创作常常需要演员的参与,演员和编剧几乎是同时观察现实,选择主题,构思形象。短剧中的主题、风格、演员的创作个性往往发挥较大作用,因此,广大观众在欣赏艺术时,会记下赵本山、陈佩斯、朱时茂、郭达、蔡明、宋丹丹、黄宏、巩汉林、赵丽丽等著名演员的名字。
我们坚信,通过策划、编导、排演等共同努力,深入生活,扎根于群众,探索新的艺术途径,不断创新,不断创新。创作出了一些构思精巧、意蕴深邃、观赏性强、拍手叫绝的小品精品。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