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14 09:00:00

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的效力及其立法意义。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的效力。

自从1995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以来,有关规定从头到尾层出不穷。一九九五年开始实施,2007年起开始修订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确立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商品房预售合同进行备案。此外,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1994年建设部颁布、2004年修订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目前均有关于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条款,规定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时间和办理备案手续。但关于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的效力,上述国家和部门立法未明确规定。

仅仅从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的有关文字表述来看,法条所采用的是“登记备案”一词。然而,我国不同类型的备案制度性质不同,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因此,这些规定不能明确该登记备案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是否可以对抗第三方等问题。因此,关于它的性质和效力的争论也随之产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第六条规定:“当事人未依照法律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如因申请确认合同无效,请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不予支持。因此,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并不影响销售合同的有效性。对于未登记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只要其生效要件符合法律规定,也同样可以认定为有效。但是,对商品房预售合同进行了登记,能否对抗第三方,仍然存在着争议。

《2011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16条规定:“有几个房屋买卖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并且各买受人要求履行合同,应当依照已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合法占有房屋以及买卖合同成立先后等次序确定权利保护顺位。决定销售合同成立的时间,应综合考虑合同在主管机关备案的时间、合同的签署时间、其它证据证明合同签署的时间等情况。本次会议纪要明确了司法机关对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效力的态度,即它不具有物权性质,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注册的合同效力甚至不如合法地占有房屋。

(二)商品发预售合同备案登记制度的意义。

就法律规定而言,对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的立法目的没有明确。但是,按照法条所采用的“备案登记”一词,可以推断出对预售合同进行登记是为了便于主管部门对预售合同进行记录以掌握实际情况。虽然较高立法并没有明确其立法目的,但是相关的政策法规却有所提及,如《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实施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和备案确认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明确规定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要切实保障买受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的效力来看,我国建立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管理和监督商品房预售行为。建立这一制度,使政府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商品房预售。

对有关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一些地方的立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预售方一房二卖,保护买方的合同利益。比方说,海口市有关政策规定:“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房屋,必须凭《海口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办理预告登记,房屋抵押登记,房屋权属登记等业务。与此同时,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规范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注销变更工作的通知》也规定,“房屋所有权申请人与预售合同中载明的购买人不一致的,房屋产权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撤销。”这样,合同签订者的利益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如果预售方将房屋出售给备案合同以外的第三方,则第三人就不能进行房屋权属登记,因而不能取得房屋产权。

然而,实际上受该制度本身效力的制约,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在保护预售合同当事人权利的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实践中,有售楼方与甲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并进行登记备案,然后再与乙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让乙入住。对此,根据有关规定,尤其是最高院的会议纪要,先要保护乙的权利,这时甲只能向预售方主张违约责任。对甲来说,预售合同登记基本上对其权利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开发商来说,只要未作预告登记,就可与第三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只需证明自己的“良好意愿”并占有房子,就能获得优先权,最后取得房屋所有权。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