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物理充满魔力,只要用心观察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以下是一些这些方面的示例:

一,多级火箭问题。

是一种实现热能和机械能转换的介质物质,它在热机中的膨胀作功推动火箭、飞行器等的运动。对于火箭而言,如何在节约燃油的同时实现飞行高度最大化一直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

假想装置有一火箭,它的总质量为M,燃料的质量为m。在火箭向外喷射燃料时,燃料与火箭的相对速度为u。由于火箭弹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因此将重力和阻力忽略以简化问题。

(1)短期内,火箭一次喷出所有燃料:

基于动量守恒,有:(M-m)v0=m(u-v0),(v0是火箭喷出燃料后的末速度),解得:v0=muM。

(2)火箭在一段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喷油,并设定喷射次数n:

则有:

2首:M-mnv1=mnu-v1;

2:M-mnv1=M-2mnv2-mnu-v2;

M-2mnv2=M-3mnv3-mnu-v3;

24次:M-3mnv3=M-4mnv4-mnu-v4;

...

2第k次:M-(k-1)mnvk-1=M-kmnvk-mnu-vk;

得出vk-vk-1=1nmuM-k-1nm(2≤k≤n)的规则。

则有:

vn=vn-vn-1+vn-1-vn-2+vn-2-vn-3+…+v2-v1。

mu1n(1M+1M-mn+1M-2mn+…+1M-(n-1)mn)

=mui=0n-1(1M-in×1n)

按图:f(x)=1M-mx:

我们会发现,随着n的增加,阴影区域的面积增加,vn就会增加。

如果n=1时,v1=v0(v0,也就是火箭一次喷射燃料的结束速度)。所以,单独喷射燃料的次数越多,最终得到的速度越快。很明显,火箭获取的速度并不是无限增加的,当n→∞时,有:vn=mui=0∞(1M-in×1)=mu0m1M-mxdmx=mulnM-m。

在这个时候速度最大。

由上述推算可以看出,多次喷油要比一次喷油要快得多,这也是现代火箭多采用多级喷油的原因。但由于技术限制,火箭级数一般在4级以下。

二是物体的加热。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遇到使用热液体来加热零件(预热),以达到所需的温度。同样地,这个问题有多个过程和一个过程的不同:将一个质量为M,温度为aK的工件,以m质量为m,温度为bK的液体来加热工件(b>a)。工件比热容量为c1,液体比热容为c2,不计倒水时热损失。

(1)一次性倒光液体,达到热平衡后,为:c2m(b-t0)=c1M(t0-a)。

最后确定工件的最终温度:t0=c2mb+c1MaMc1+mc2。

(2)分装液体,每次加热至热平衡时倒出。

则:

c2mn(b-t1)=c1M(t1-a);

22mn(b-t2)=c1M(t2-t1);

c2mn(b-t3)=c1M(t3-t2);

24次:c2mn(b-t4)=c1M(t4-t3);

...

c2mn(b-tk)=c1M(tk-tk-1);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tk=c2bmnc1M+c2mn+c1Mc1M+c2mntk-1。

让:P=c2bmnc1M+c2mn,s=c1Mc1M+c2mn。

可用的递推数列:

s(tk-1+ps-1)=tk+ps-1;

tk=(t1+ps-1)sk-1-ps-1。

这里还有c1Ma+c2bmnc1M+c2mn=p+as。

引入p,s,t1,对以下内容进行简化:

tk=(a-b)sk+b;

tn=(a-b)sn+b。

因为s<1,那么随着n的增加,sn减少,a-b=0,所以(a-b)sn+b增大。

n=1时,等于一次可回收的液体。sn=11sn=1(1+mc2Mc1n)n,n=11sn。

在网上查询数据后,令mc2Mc1=D,那么sn=11+D+D22!+D33!++Dnn!+=e-D,tn=(a-b)e-D+b。

由此可以看出,分置注入的次数越多,末态温度就越高,就需要较少的热液才能达到同样的温度。

第三,电容的充电问题。

配有一个电容为c。已有的n节内阻是r,电势是E的电池,电容会累积电量Q。首先讨论多工序和一个工序的差异:

(1)一次将n节电池连在电容两端:

电容将达到Q值,这意味着充电时会有Q的电流通过电源。蓄电池作的功W0=nEQ。

(2)将电池一节一节串入电路,当连接上一节电池后,电路中没有电流时,再接上一节电池:由于每次电压增大E,则每节电容器两端的电荷量△Q=Ec=Qn。

2首:W1=EQn;

22:W2=2EQn;

23:W3=3EQn;

...

2第n次:Wn=nEQn。

就是把电容器充至充电Q的整个过程,电源做功:

W总数=W1+W2+…+Wn=EQn(1+2+…+n)=EQ2(n+1)。

很明显,当n大于2时,W0>W总量,一次性接通电池所作的功要大于一次接入量。因此,分阶段充电电容可以降低能量损耗。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单一过程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还有待人们去发现、去探索。物理充满了魔力,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它所带来的惊喜将会永无止境。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