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职“双师型”教师如何培养?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20 09:00:03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初期,就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而言,欧洲出现的航海学校,可以看作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七四七年,德国在柏林成立了“经济、数学实科学校”,开创了由教会外学校开展中等技术教育的先例。[]1880年,法国通过了《徒工手工学校法》,这说明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已有的资料,德、澳、日、美等国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尤其是在德国,“二元制职业养成教育”更受欢迎。

在传统教育中,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高等(第三级)可以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根据一般教育和职业教育平行的原则,职业教育还应有相应的三个层次,第三层次也要有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就世界发展趋势而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纵向和横向内容工作的发展。

福建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叶榕村,2010)。职教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认为高职教育要发展,重视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周远清,2007),我们在很多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闽台职业教育进行研究。

大陆学者对闽台职业教育的研究。

我们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同时,还构建了一套融合中西教育特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詹岚,2015),职业教育理念国际化,在这方面,福建省高校在管理模式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李红,2015),同时闽台具有“五缘”优势,闽台文化教育合作,特别是闽台职业教育的互惠互惠、实践合作是可行的,进一步开展理论深入研究,得到积极的关注。

福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段发展历程。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龚森(2013)认为,福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征和特征,可以划分为初步发展(1979-1989),研究整合(1991-1999)和跨越发展(2000-2011)三个阶段,体现了福建职教发展的一个侧面。虽然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底子薄、数量少、质量差等问题,高职教育总体上有了较好的发展。

闽台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综观目前我国大陆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研究闽台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作为。

(一)搞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做好中职和高职教育中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工作。闽台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互动式交流,产生良好的研究成果;要研究闽台职业教育的模式,运用闽台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搞好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做好闽台职业教育中的高职衔接与闽台职业教育升学制度的研究。要认真研究和牢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

(二)积极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由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不断凸显,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转变:一是经济结构形式发生了转变,由高碳型产业转变为低碳经济;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出口导向转变为内需导向;三是经济约束从国内规则转变为全球规则。受此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新能源、环保、新一代IT、绿色制造、文化传媒业、医疗保健、近代农业的兴起,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研究其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探讨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闽台职业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积极推动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联盟。

与一般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冷落。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终身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事实上,一些早期国家把终身教育引入到职业教育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这就要求处理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四)发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高职“双师型”教师如何培养,仍需我们积极探讨。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还必须重视职教教师队伍的培养。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福建省或台湾地区一类职校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现状进行职前(培养方向)和职后的调查研究;二是对闽台两岸职教前与职后职业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相关的主要指标。这也可以包括:教育学科类的课程设置和修学时间,教育实践,教育技能培训等。两岸职教师资培训模式探讨。第四,结合福建省(闽)职教高师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第五,如何在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以国家、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为目标定位,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