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30 09:00:03
教书育人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为了使教学更加有效,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各种原因下,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的现象。所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关注的一个热点。
有效的教学方法内在地包括准备的有效性、课堂有效性和其他的辅导、单元检测的有效性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核心,备课是服务于课堂,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如何准备,如何上课才有效呢?预习课,课堂是教师的“家常便饭”,正如人们不断提高饮食质量,使其营养、香味俱全一样,教师也时刻备课,在课堂上不断改进,以提高教学效率、生机勃勃。这一追求是无止境的,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一备课
第一,备课要学习课标。“课标是编制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程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基本要求,对每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教学及评估意见。“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和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这一阶段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研究中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其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课标一定要熟读,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应该如此。
第二,备课要钻研教材。教科书是实施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载体,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将课程标准比作圆心,那么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圆再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要素。老师在理解教材课标的同时,用自己所领悟的课标精神去驾驭教材。但是,教材并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应重视与其他课程资源相互补充,相互整合,取长补短,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境界。
三是要了解学生的预习。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将教学定位于“新发展区”,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相结合,让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活力,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否则就是对牛弹琴。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最复杂、最核心的。就“核心”而言,教师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课堂服务。
第一,老师应该具有卓越的口才。老师不善于表达或不愿表达,那他不但难以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而且可能也无法表现出教授学科内在的魅力。同学们像老师一样热情高涨,老师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言说,去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要靠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不会说或不说,那么他作为老师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第二,教师要讲科学,要有艺术,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提倡对话,让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互动。目前“讲”仍是值得肯定保留的传统方法,但必须精心准备,对有关教学内容,尤其是重难点教学进行生动、形象、细致的分析和讲解,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
再次,课堂提问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教师、教材、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科学地设计新、巧、巧,触及难点,激发学生思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曾经有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完全在于怎样恰当地提问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
四是学会倾听。老师不但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个问题,每一句话”,而且要“善于捕捉每个孩子心中的思想火花”,为教学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学员将会在老师的聆听和回答中感受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生活并受到尊重。教育专家李镇西说:“课堂上,没有什么比听孩子们的心声更快乐了。”
五是课堂上的“拨号”。正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曾经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运用理清思路、排除障碍的“艺术手段”、“画龙点睛”,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研究,寻求解决方法的教学技巧。目前所有人都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点拨”作用。恰恰相反,对教师的点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点”唤醒了学生的潜能,“拨”在关节上,“拨云见日”。
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也是教师不断探索的最终目标。本人认为,只要我们认真研读课标,精心准备,全神贯注地上每一堂课,学生的素养、知识水平终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素养也将终将步步高升。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