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的几种教学方法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23 09:00:02
资讯科技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有关电脑操作,了解资讯,筛选资讯,对信息进行处理,内化与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成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一门好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看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还要看学生学会操作,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作者在十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几种教学方法,主要有直接讲授、演示演示、同步练习、任务教学、同伴教学等。
一,直接教法。
“直传”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表现为老师讲授、讲授、讲授等,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如今其它学科被批评较多,认为教师过多的讲授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这种教学方法对信息技术一般知识的教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资讯」、「资讯科技」等概念知识时,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介绍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讲解电脑的构成,电脑硬件系统时,可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用适当的比喻加以说明。该教学法针对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常识。
二是演示展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对电脑进行演示的具体操作,学生从教师的具体演示操作中,学习计算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是一种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演示操作姿态的展示,比如操作电脑坐着,教师可以坐着进行演示;让学生懂得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坐姿;操作键盘,鼠标指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操作,向学生演示,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演示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举例来说,当您在使用资源管理器时,创建文件夹的操作步骤是:1)进入指定位置;2)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3)转换输入法;4)将鼠标移动到新建文件夹中,点击右键,选择重命名;输入文件夹的名称;(六)确定。完整的步骤操作完成。通过计算机投影机、网络教学系统或多媒体广播系统,一步一步地对其进行演示。
三、同步的动作练习。
同步化教学法是指学生与教师同步操作(或由教师指导,学生同步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及操作内容。
“教师学生同步”,即教师在教员机上进行操作,而学生在学生机上按照老师的讲解步骤,一步一步跟着操作,边讲边操作,师生同步操作,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明白,便于知识掌握。
同步操作法主要应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更有地位。
四、符合性教学方法。
合格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每一节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本堂课要努力实现教师预定的目标,达标教学法多用来讲授信息技术操作内容,其核心是确定任务,作业设定太多太难,学生不能完成,任务设定得太少或太简单,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合格型教学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任务的意义和完成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数字运算目标,如学生学习汉字输入后,教师要学生完成一段文本的输入;一类是运算速度目标,一类是作业质量目标,如学生学习指法,已完成字母键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输入速度应超过多少;例如,在学生学会画图之后,老师要求学生画一副要求主题鲜明、色彩协调、充分运用绘画技巧等。达到目的的方法主要有:一种是全体学生按照同一要求完成任务。这就是说,老师在讲到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操作时,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例如:使用窗口,制作文件夹,另一种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别完成难度不同的难度目标,如学生学习完指法后,优生要求正确率为100%,车速超过80,中专要求达到100%的正确率,速度超过50,而学困生要求达到100%,速度20以上。
五、同伴教学。
同侪教法是指一人对另一人教导另一人的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在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同伴教学是信息技术知识好的基础(尤其是家庭经济比较好,有电脑的学生),学识渊博,学识渊博的学生,受过适当训练,与基础差、学困生结成“伙伴”,相互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可存在于课堂,也可持续至课堂。
合作式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帮助,尤其是课后相互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自然,教无定法,有得有得,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