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互动式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09 09:00:02

一、互动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法是指通过创造一个多边的教学环境,使双方在平等的交流中相互交流,融汇对方的观点,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探索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互动教学法的参与主体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通过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彼此的积极性,创造了一种轻松、诚恳的互动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互动教学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角色体验式教学。

“互动式课堂”,是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纽带,在实践中,他们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两种互动:一是教师和团队的互动,二是教师和个体的互动。“师生互动”指教师面对学生群体时,由于参与互动的学生较多,弹性较大,教师首先要事先进行分组,或根据教学内容指定学生参与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指师生能够互相提问。

比如,在讲授“自然水循环”课程时,设计互动式环节:首先由教师作简单介绍,让学生熟悉自然的水循环,再把班里的学生平均分成几组,每个人都在讲台上做一套水循环表演,每一组演一次水,最后一组则演一场水循环。接着教师又和学生分别进行角色转换。首先让学生做演员,然后当老师,让台下的学生对每一位演员提出问题,台上的“老师”负责解答和补充其他学生。如此,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加熟悉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发散他们的学习思考。

(二)抢答式教学。

抢题比赛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难度以及章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设置一些有启发性、递进性、针对性的问题。之后,学生被分成若干组,进行抢答比赛,评分最高的一组可获适当奖赏,而当学生讨论不明白的问题时,可向教师提出建议,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解释问题的中心意义。例如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异》一课时,教师可以将问题一一一一列出:「是什麽原因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与差别?整体原则与差异原则具体如何?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谈开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透过如此浅显的问题,让学生慢慢理解,把握这一章中重、难的内容。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运用这一教学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自然而然的实践教学方法。

自然性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离开教学课堂,参加自然的地理实践活动,以获取知识。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假期时到课外活动场所进行观察,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在节假日前往广西桂林龙胜进行实地考察和理论实践,将龙胜作为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脊梯田景观,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交通、地形地貌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堪称“华南第一泉”。沟通、录像观摩、写地理小论文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消化课文内容,拉近师生距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另外,教师应注意现场作业时学生的安全。

㈣个案分析教学法。

在以上三大方法的基础上,也有一种案例分析方法。个案分析教学法是指教师以重点内容为基础,通过例证分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有掌握。然而,在地理课程中,案例分析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案例分析,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地理例证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局限于教材中的例证。如“地面形”这一课程,教师可透过导入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构造变化动态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壮阔和地质结构变化的奇妙之处,同时,也要把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理位置告诉学生,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也就更乐意根据课堂学习的地质构造和表面形态,深入剖析喜马拉雅山脉的具体成因。

三,结论

互动教学法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这门学科更加感兴趣。但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掌握不准确,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上课时又不愿与老师同学互动,使教师的教学变得困难。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使交互式教学法真正发挥作用。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