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学与东京帝国大学的区别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02 09:00:02
东京帝国大学与中国公学的共同点,就是日本近代化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形成。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私塾之一,也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中国公学,自然不可避免地与当时东京帝国大学这一日本近代教育的代表机构有一定的联系。
第一,就是学校的组织结构,1886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帝国大学法令》,东京帝国大学对此进行了改革,并成立了咨询委员会,分成咨询委员会和部长级咨询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讨论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并向"总理[8]"和科学院长提出建议,在运作大学时没有实质性的权力。配合谘询会议,从各院中选出十位教授,再由议席议席,再由议席议席,再由议席议席,议席不仅包括校内议席,也包括校内议席,教师的有关人事工作,也包括与大学有关的规章制度及财务问题[9]。并且,中国公学在建立之前,对学校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研究,决定不设校长,内部事务由评议会和执行两部负责,职员则由学生选举选出。执掌部下三司,教务三科,掌管具体事务[10]。因此,在学校组织上,中国公学借鉴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经验,公学均为两所学校的实力中心,进行评议,但中国公学的缺陷是,对具体事务的规定不明晰,三司的职权范围不明确,执行与评议的关系也不清楚,这也是后来学潮出现的原因之一。
第二,在学科建设上,东京帝国大学自成立以来,就着手建立分科大学制度,《帝国大学章程》规定:“帝国大学由大学院和分科大学组成,大学院是一门专门研究学术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大学院是一门专门研究学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12]帝国大学建立之初,主要开设四门学科,即法、理、文、医。自创办之初,中国公学因生源水平不够统一,教授人数很有限,只能作为临时“预科学校”来计算,此时的学科设置为师范、理化、英文、算学各专修科,以应时需要。后来学校发展,学科组织也逐渐完善,分为文学院、商学院、法律系、理工四院,共有十七系[13]。这表明,在学科设置方面,中国公学与东京帝国大学具有共通性,并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然而,中国公学由于长期存在的财政问题,导致学科设置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想像中的完美程度,甚至后来又有几个学科被合并、取消等等。
随后,东京帝国大学法令出台后,东京帝国大学法令进行了改革,将校长改为校长,设立教授、副教授、助教、书记员组成[14]。传教士制度的推行减少了教授的流动,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由于面临经费短缺、效率低下等问题,中国公学于1907年聘请郑孝胥担任校监,此后,中国公学的确得到了银行的资助,但行政监督的设置对行政效率产生了影响,监督与三官之间的责任从属关系不明晰,这也间接造成行政混乱和“潮起”。另外,在学校教育正处于瓶颈时期,当时的校长舒新城引进了西方的“道尔顿主义”[15],希望这种自由的学风能够促进中国公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当时学校内部充满了革命的气息,放任制度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