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迁移训练可以在教学中进行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07 09:00:01

文章这种体裁的文章,在我国小学教材中广泛分布,占据着非常突出的位置,充分说明了这种体裁具有很大的教学价值。那这种风格的教材到底应该怎么教呢?老师应该把这些文本中哪些有价值的内容教给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以下我想结合《人教版教材》,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一、对散文风格的再认识。

随笔,古已有之。我们古代为了区分韵文、韵文,凡是不押韵、不重视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等,统统称为散文。根据时代的发展,散文可以分为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现行小学教科书中的散文基本都是现代散文。

当代杂文,一般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排出现的文类。这两种理论有广义和狭义。

中小学教科书所选的散文,一般都是狭义散文。这种散文根据其内容一般也可分为三类。一种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这种散文对人与事的叙述,描写比较具体、突出,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例如教材中的《草原》、《槐乡的孩子》、《桂花雨》等。一种是以写景、状物表达作者感情的散文,称为抒情诗。这种散文从抒发主观情感出发,以空灵飘逸见长,集中体现在正确运用能够表达作者强烈情感的句子上。作家常常借助于具象,把文章中的景物当作具体的情感寄托,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这种散文教材的编排尤为丰富,如《荷花》、燕子、黄山奇石、秦兵马俑等。另一种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文,又称哲学散文。小学教材中这样的文章很少。

二、散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一)给学生多点时间诵读涵咏。

讲授文章时,老师要多考虑学生的阅读情况。首先,要将朗读贯穿教学始终。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要通过朗读,把课文里那些无声的话变成有声的语言,进而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通过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文本中蕴藏的韵味和作者真实的情感,从而体会文章的妙处;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尤其对于抒情味极浓的散文,如《大草原》《槐乡的孩子》《桂花雨》等,教师们可以借助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将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使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这些倾泻出的情感与意念,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趣与能力。第二,要根据不同的文本仔细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地朗读。例如叙述类散文,一般为夹叙夹议,读起来舒缓,平稳;写景散文,描写生动、形象、细腻,就能读出其意境美;抒情味浓重的散文,由于作者情感的变化,轻重缓急,变得轻重缓急。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出色的能力,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当需要时,教师也能做示范。第三,引导学生将经典篇章背熟,段落能熟读成诵,最后可以背,积累。

(二)多在识字方面下功夫。

教作文,光靠朗读是不够的,也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鉴赏,学会作者的遣词造句,从而增加积累。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正如《荷花》一课,读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间涌出时,我让学生思索:这里的“冒”字还能换成什么字?同学们想到了“长”、“伸”、“钻”等词,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欣赏,用哪一个词更准确,你从中能体会什么?同学们的阅读感受也十分丰富多样:有些人说,从“冒”字感受到白荷花似乎在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姿态;有的说从“冒”字体会到白荷花的生长速度;有的说“冒”字写出了荷花的生命力,就是这样浓密的荷叶也无法阻挡。语文鉴赏游戏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思索,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从而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意境、语言之美,同时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用词准确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作用。

(三)适时进行迁移训练。

迁移训练可以在教学中进行:1。有的课文课后练习时会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个小练笔。2.有些文本,在写法上有特殊之处,可根据具体文本设计。若学好了《燕子》一文,可让学生学习把握燕子的形貌与活动特征,写出燕子活泼可爱这一抓特征状物的方法,写一写身边喜爱的小动物。例如《泉》一文2-5自然段,语言优美,句式一致,学生十分喜爱阅读,细细品味,感受文体的语言之美,然后启发学生:「泉还会流什么地方?」通过学习课文的方式,让学生也能写出漂亮的句子。老师可提供这样的句式,让学生先说后写:泉水到达_____,看见____,泉水说:________。同学们展开了想像,一些同样优美的句子也出现了:泉水穿过草原,碧绿的草丛照耀着他们美丽的身影。清泉说道:“去吧,去吧!水清清楚楚,象一面大明镜。”山泉从田里涌出,田里的禾苗大口地喝着。泉说:“喝吧,喝吧!“吃饱了你们就可以大吃一顿”……“学生们通过写字训练,不但加深了对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拓展了思维,领悟了表达方式。

教无定法,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把握不同散文类型的特点,把握其不同的艺术创作规律,探索和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必然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简洁、更实、更有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