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高压给水泵勺管设定值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引言
电厂机组在冬季进入大负荷运行加热期。由于年度机组工厂电力指标较差,以降低工厂电力为优化目标,挖掘和分析了降低工厂电力的方法和措施。
维修后启动机组。燃烧调整。基本热网投入运行。尖峰热网投入运行等阶段。现阶段,机组负荷跟踪辅助峰值调整市场,热网也按大负荷加热,工况相对稳定。因此,本次分析的主要统计数据来自11月,部分计算和分析数据来自月底的典型工况,便于为未来机组的运行提出操作建议。
1.数据总览。
为了达到降低机组厂用电率的目的,首先需要对机组辅助机器的功耗进行总结和统计,然后通过数据比较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下是机组运行时辅助机器的功耗。数据统计为11月全月。
2.数据分析。
从上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辅助机器的功耗是不同的。其中,增压器。高压给水泵。循环水泵的功耗仍占工厂用电量的一半。热网系统大负荷加热后,热网循环水泵的功耗也增加了11%。循环水的功耗也很高,主要是因为11月上半月热网的负荷很低。为了减少冷凝器的真空,机械塔以高速运行。11月底加热负荷增加后,冷凝器真空转动良好,机械塔风机停机后循环水的功耗急剧下降,本次不进行分析。
在上述数据中,一些设备的功耗无法通过调整和改造来降低,称为不可控因素。其他参数可通过操作、措施等方式降低,称为可控因素。以下是对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的分类:
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增压机、燃机励磁变、低压变等。值得一提的是锅炉低省泵。
由于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外部手段过外部手段进行调整,这是机组运行时必要的消耗,因此本次不会进行深入分析。锅炉高压给水泵勺管设定值。机械塔风机的运行方式。在部门发布的机组厂电力控制措施中,工厂照明等设备的运行方式已经明确,本次分析不再重复。
可控因素
根据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和实际操作经验,本次统计了以下两个可控因素:
热网系统运行模式。
凝结水泵
3.可控因素分析。
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计算和比较,逐一对机组可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有效降低厂用电率的优化方法。
热网系统运行模式。
冬季大负荷加热后,热网系统辅助机器的功耗已成为影响工厂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热网循环泵的功耗最为突出。以下是如何通过参数调整来降低热网循环泵的功耗。
因此,通过收集11月热网系统数据,筛选出热负荷相近的时间段,然后进一步找出这些数据中外网供水压力相近的时间段。
在供热相同的情况下,即使23日10:00-11:00的供水流量高于24日17:00-18:00200t/h。然而,就功耗而言,24日热网循环泵的功耗更大。这主要是因为24日外网供水压力为0.59MPa,高于23日0.58MPa。可以看出,当外网压力高时,热网循环泵的功耗也会增加。此时,高外网压力已成为热网循环泵功耗高的主要因素。
以上表中的供水温度分别为98.7℃和95℃。98.7℃的供水温度比95℃的供水温度低0.23mwh,即每小时减少230kwh的用电量。在相同的热负荷下,每增加1℃的加热温度可以减少62kwh的功耗。根据这些数据,预计24小时可节约230*24=5520kwh,效果相当可观。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加热情况下,提高加热温度和减少加热流量对降低工厂用电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在调整热网系统时,在满足热调运行要求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加热温度,减少加热流量运行。这有利于降低工厂电力。
凝结水泵
11月份凝结泵耗电量294mwh,厂用电量0.08%。该值与闭式泵基本相同。热网系统投入运行并带来大负荷后,由于低压缸蒸汽量下降,凝结泵母管流量也显著下降,凝结泵保持单台运行。
根据冷凝泵的运行性能曲线,当泵流量降低时,效率必然会下降。以典型负载参数为例,计算冷凝泵的运行效率:
典型负荷:机组负荷718MW,供热1600GJ/h。
效率=有效功率/功率。
=凝结泵出口流量/3.6*9.81*凝结泵扬程/1000/功率。
=231/3.6*9.81*294/1000/362。
=48.37%=48.37%
计算结果略低于性能曲线中的相关参数。可以看出,在目前热网的大负荷运行下,由于冷凝水流量的下降,冷凝泵的运行效率较低。由于三个冷凝泵都是工频电机,因此增加了不必要的功耗。
建议:将三台冷凝泵电机中的一台更换为变频电机。进入冬季大负荷加热阶段时,只运行变频冷凝泵,通过调整当前负荷下的冷凝水流,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在夏季冷凝条件下,可启动两台工作频率冷凝泵,以满足锅炉供水的要求。
4.结语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用电率高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数据总结明确了整个辅助机器的功耗分布,并筛选出可持续分析的可控因素。深入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最终对降低机组厂用电率提出了若干建议。它对未来机组的经济运行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