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低压配网终端常见的问题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0-19 09:00:02
引言
长久以来,农村配电网络以重中压、轻低压为主导思想,农村配电网络“以抢代维”、“用项目代替”的理念在农村配电网络运行中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电力工业也提出了“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指数”,表明国家对农村电网发展、运行维护的要求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梳理农村低压配网的实际状况,规范农村低压配网的统一操作方法,加强运维势在必行。针对这一过程,提出农村低压配电网络的运营方法是行之有效、可行的。
乡下低压配网首末、三级运维法的含义。
按照电力工业标准《配电网络规划和设计技术导则》,区级为农村、边远山区的,或供电区域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0.1≤σ<1的,供电区域分为农村地区。低电压配电网一般指1kV及以下非厂站的低压配电线路和低压配电设备。总而言之,农村低压配网是指农村地区的低压配电线路和设备,其供电范围为1kV及以下非厂站。
农用低压配网可按主要设备类型和空间分布分为中、末三区。其第一端指配变低压侧至台区第一基础低压电杆段线路,设备;中段指台区第一基低压电杆到用户T接点线路,设备;台区末端指用户T接点到用户段线路,设备;农网低压配网首末三项操作法则是指针对农村低压配网首末三区不同的设备,故障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运维对策制定和策略执行。
2农网低压配网首末、三级运行方法可行性分析
农网低压配网首末、三级运行方式系统较完善。长久以来,各地的低电压配电业务都存在着“脚痛医脚”的现象,即哪里有故障,运维人员就解决了。首中末三段运维法是将低压配网人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设备基本相同,操作人员专业属性也一致,因此,运用首中末三段运维法可系统地解决同段类似问题,比一般的运维方法更彻底。
农网低压配网首末、三级运行方式比较实用。直接对同一个台区进行全面管理,维修不失为一种操作方法,但存在高低压停电、人员难以协同、用户侧问题密集影响运维过程。在首中末三次运行方式中,只有首端需要高低压断电及人员协同操作,减少了中压重复停电;终端仅需用户侧管理人员参与,并将整个系统的终端用户侧管理人员引入,解决了用电全过程中停电的问题。显然,首中末三阶段操作方法比较灵活,更适合农村低压作业。
3农村低压配网首端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用低压配网首端常见的问题为:一、低压配变柱到刀闸之间的导线问题。低压线径不够,因残旧而造成配变烧损故障较多,抢修需要同时停用中、低压力,造成人力浪费。二是低压刀闸,空开配置不合理。刀闸的熔丝过小,空开量不足,经常发生熔片熔断、空开跳闸等现象,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一些台区采用直通方式,安全隐患较大。
对于首尾常见问题,运维方式主要有:一、专项排查,分批整治台区首端断线。组织低电压作业班对重过载台区进行了重点排查,投运了多年的老旧线路,重点检查了配变容量与低压线径,夹不匹配问题。对操作班组和外委施工队伍实行分批统一更换,优先进行重过载台区首端线路治理,次之进行投运已久的轻载首端线路治理。所有更换的首端导线、开关、设备都按照高一级配置方案来执行。二是彻底清理,逐步更换失配刀闸开槽。组织供电部门核查低压直通台区,梳理频繁跳闸、熔断清单,统一申购空开、熔片、熔丝,按跳闸频率顺序进行更换。
四是农网中低压配网的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农网中低电压配网中常见的问题有:一是低压树障普遍存在。一些地区长期没有按时完成低压清障,竹木覆盖低压电线、藤覆盖低压电杆等问题十分明显,存在割断绝缘,引发火灾的危险。二是低压线径不足,杆线老化问题比较多。低电压隐患主要表现在导线数量多、低压线径少、低压电杆开裂、低压无功补偿不足等方面,只有低压运维班组本身的力量很难治理。
对中间段常见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推广低压线路内外清障。为了解决竹木压线、藤蔓缠绕等造成的频繁断线故障,要求低电压操作班增加人员,清障外委单位增编清障队伍。外部部门可拆分中、低压线路清障队,专门针对低压竹,持续清除障碍物,并优先重点对触线树木进行清除。第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治理。根据工程量分级开展自主操作、外委整治、综合整治项目整治、组织低压运维班组定期开展定量分析,每月开展自查,每月一次目标,并按周通报治理进度,确保治理计划按时完成。区级管理按照“做一个消除一项”要求实施、营销员、生产专业作业同步进行,并注意在消除低压隐患的同时完成集中装表等问题的整治。第三,严格控制低电压的增量问题。严把低压线治理施工质量验收,防止低压隐患,缺陷边治理边新增。加强低电压日常维护,组织编制低压台区巡视计划,组织低电压运维班组人员按照巡视作业规范中的巡视要点进行台区巡视,并通过日常检查快速解决。
5农村低压配网终端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
农用低压配网终端常见的问题有:一是计量表出现故障。仪表、开关接线螺钉在安装时未拧紧,用户长时间用电,造成接线端发热烧断,客户停电。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导致仪表的烧损和计量数据丢失,引发火灾事故。第二,产业扩大接入问题频繁发生。一些未完成改造到户线路存在建设难度大、线路通道协调不下等问题,造成客户无法及时报装;超供电半径的业扩线无法保证电压值在合格范围内,新旧线路之间不能协调,导致客户无法及时报装;三是用户表后线隐患多。使用者表后线径不足,线路老化,自配刀闸,开关老化,质量不稳定,易接地,漏电,甚至引发火灾、触电事故。
对于终端常见问题,运维对策主要有:一、强化施工工艺管理。请建设单位配有电动螺丝刀,并对连接端的螺钉进行机械加固,防止发热烧断。强化对施工过程的控制,落实施工质量抽查制度,每星期不少于两次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抽查。第二,加强对业务量的统计管理。实行国家、行业、企业相关规划、建设规定,优先按四线径要求配置。接合台区终端用户报装机会,接受者报装人员首先研究判断该低压分支或分分支T接上一级线路是否满足新增负荷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传递至低压运维人员。对产业扩扩扩容项目,重点抓好全流程施工,实施驳接点100%到货验收,保证驳接的完整性、可靠性。第三,解决库存积压问题。对于出现台区末尾问题的用户,查询同一段时间执行的项目,报装用户,组织相应的项目台区,在同一时间内对用户设备进行巡视,以避免出现问题。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用户对可靠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低压配电网络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农网低压配网首末三段运维法可系统解决低压配网各环节问题,灵活适应低压运行现状,是值得推广的农村低压配网运营模式之一。在实践中,第一、二、三次运维法的理论应用可以继续不断地完善,为农村低压配网运营提供切实有效的手段。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