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21 09:00:02
在新形势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对输变电技术及其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实践性考察。输变电力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措施,它是一项通过输电对电网电压进行调节的综合技术措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可保障人民的正常用电,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电资源是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正常供电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国家电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输变电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高。本论文主要针对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以下研究与分析。
1有关输变技术概述。
1.1输变电力技术。
输变技术一般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涉及的各种技术,如电压调节、电压传输等。输变技术是保证电网正常供电的重要手段,既能充分满足人民对电力的需要,又能有效地防止某些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智能电网的建设质量。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输变电技术也逐步完善,高质量的输变电技术能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智能网中的输变电系统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高度协同性,使其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能有效地保障输变电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
1.2输变技术特点。
输变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本身又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如: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科技。输变电力技术的这些特点,使其在可靠性和协同工作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是输变电技术的这些特点。输变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确保智能电网的正常供电。
1.3输变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现状。
输变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外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并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技术和经验。但当前将输变电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输变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成本较高,而且由于输变电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很高,在其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各个领域都需要相关专家,另外,输变电技术的应用成本也有所提高,二是输变电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智能电网系统建设的周期。从初期的设计规划到后期的施工建设,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复杂、耗时长,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输变技术的应用,无疑延长了这一过程。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要符合国家的规定,项目建设完成后,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才能正式投入运营,整个施工过程要用到很多时间。
1.4输变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输变电力技术的研发水平,决定了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方向和速度。智能型电网的应用范围较广,既能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又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电力需求。将输变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既能确保供电稳定,又能对电网的平稳运行和输送。在智能电网中应用输变电技术,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满足人民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用电需求,以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很好地满足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
2输变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优化智能电网建设质量。
输变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其重要作用之一是质量优化。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要把电能进行分级,一般安装的电能表可分为0.2S级、0.5S、1.0S、2.0级,携带式精密电能表分为0.01S、0.05S、0.2S。被分配的电力等级有助于员工对电网的供电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充分了解供电状况,并根据得到的供电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智能电网的供电质量,为供电系统安全提供充分保障,确保智能电网供电正常进行。同时,在构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各种技术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要体现输变电技术的技术价值,就必须在电网技术、经济和质量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从而做出比较完善的分析与评估。此外,还应完善供电技术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提升供电质量。
2.2能量转化。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电网系统效率较低,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因而传统电网往往受到排斥。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环保、经济、安全等方面更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传统的火电、水力发电转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智能电网将低碳能源结合在一起。其中,输变电技术中能量转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能量转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能量转化方式发生了改变,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要,也能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效益。
2.3高电压传输
输变电力技术中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可大致分为高压直流技术和特高压交流技术。而特高压输电技术则是指10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工程和相关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距离远、容量大、耗电少等特点,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其中还包括电压控制、材料利用、特殊设备等方面。HVDC技术是一种利用稳定的直流电,具有不敏感抗、无同步等优点而采用的大功率、长距离直流输电技术。
2.4柔性传输。
弹性传输技术可分为直流柔性传输和交流柔性传输。虽然柔性传输技术还处在研发阶段,但这两种类型的柔性传输技术在智能电网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柔性传输技术对输电过程中的电能进行控制,保证了输电质量,能够确保输电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电力输送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调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鉴于柔性输电技术的重要作用,输变电技术必将得到更全面、完善的发展。
三是将输变电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策略。
3.1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对电力企业来说,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引入人才时,应注重技术、管理并用,使技术人才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而管理人才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一位员工的特点,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3.2注重输变技术创新研究。
电网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输变电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从管理、技术两方面着手。完善智能电网输变电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从管理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因此,电力单位在技术层面应加大对输变电技术的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以此为手段,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稳步发展。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