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虚拟现实技术变电维修系统的设计思想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6-01 09:00:03

1VR全景技术在变电维修中的优点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使工作更加有趣。

现阶段电力系统中设备信息的存留大多是二维接口,汇报多采用PPT等形式。这类作业方式比较单一,虽然与传统的纸面作业方式相比已有较大改观,但效果依然不够理想。通过基于VR全景技术进行变电检修施工方案和三维立体归档,使领导和各部门同事都能享受到VR全景技术给工作带来的便利和高效,所有人都能全方位地进行人、设备、周边环境的多角度互动,从本质上提高施工前审批的流畅性,以及作业危险性分析的综合性。若更换主变一次电流互感器时,其断电方式为旁路转,则主变一次上顺母线仍处于带电状态,但采用VR全景变电施工方案即可避免此类问题。审核员和工作负责人可以在会议室非常直观地观察到每个危险点,不会掉下任何细节,从而更方便地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

1.2加强互动式观念,提高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电力业中青年员工的培训一直都被看作是一项重点工作,大学毕业生刚进入单位对现场条件还不熟悉,在变电站现场进行实景培训,风险系数高,对于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极为不利,VR全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实景与实操交互学习的新训练模式,为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如在220kV隔离开关更换施工教学中,学生可通过VR全景还原施工现场,确定了供电区域和施工车辆放置位置,使电力系统员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探索中完成变电检修技能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

2VR变电维修训练系统结构。

虚拟现实技术在变电维修技能中的训练应用,能够有效地模拟变电在正常、异常和故障情况下的具体运行规则。综合VR技术训练操作系统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场景交互、场景建模和设备建模。一般采用Maya,3DMax等相关的三维立体建模软件构建环境。由于在变电检修方针设计过程中,经常使用设备缺陷和设备状态的模拟模拟,因此需要通过场景转换、设备功能操作等技术,因此形成的三维交互系统是应用设备编辑器辅助建模的。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VR变电维修对用户来说是可以看到的,并且用户可以直接使用VR设备来进行各种虚拟现实仿真操作。第二,设计了变电检修的初级设备、自动化设备、虚拟运行结构等系统的具体模型。最后,在VR变电维修系统的仿真设计中,运用事故处理、操作票培训、工票许可、工作用具等内容,对设备状态进行了修改,设备操作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变电检修技能培训中进行了验证。

3VR全景技术在变电维修中的实际应用。

3.1全景式节目制作。

第一步,利用PHIIMAX3D全景相机,利用真实的变电所真实的实景场景,并利用全景工具软件拼接成了一张全景图像。在生产过程中增加功能键,如在现场跳转,显示铭牌信息,实物ID等内容,将真实变电站的360°/720°旋转无视觉死角进行显示。上述制作内容可作为变电所三维立体拍摄记录。遇上大型施工现场勘测,可使用全景摄像机对现场进行全面勘测,返回办公室后制作VR全景图,利用Pano2VR将全景照片拆解,再通过PS,绘图等软件处理(添加建筑车辆、线路、标注带电部分等),最终使用Pano2VR添加热点进行合成,完成全景方案的制作。

3.2基于虚拟机技术的变电维修训练设计应用。

①虚拟现实技术变电维修系统的设计思想。变电维修所需使用的部件和相关设备,变电检修一般也包括线路布置,根据地理环境进行各种规范操作,具体变电检修工作,以及变电检修的安全运行,需要在虚拟现实仿真系统中展示,以展示各种系统模块。所以在设计变电检修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时,必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这个阶段,更科学的VR技术有许多选择,如选择通过HTCVIVE设计的单眼1920x1080@9OHz的虚拟现实技术,该技术具备空间定位功能,属于目前阶段最佳的VR硬件之一,并能为员工提供操作上的全方位互动。

③三维模型化。3D建模一般是利用3DMax技术来建立虚拟三维空间,建立一个包含三维数据空间的模型。一般说来,除了将使用3DMax技术外,通常还将利用Maya和AI等软件技术,根据变电检修中真实存在的场景,展开3D模型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实现变电维修虚拟场景的标准化。

③碰撞检测。训练时,还需要检测出各种碰撞现象,首先要根据unity3D,判断变电设备是否有障碍物,以及两个物体是否会发生碰撞。冲突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属于碰撞检测,另一种方法属于触发检测。两者的应用范围都很广。

④虚拟现实头显。VR头戴式显示器简称“VR头显”,是一种利用头戴式显示装置,将人从外部进行听觉,引导使用者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主要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分别显示左眼图像,而人眼在接收到这一有差别的信息后产生的立体感,极具冲击性。

⑤把手操作。在系统训练中,最重要的是使用把手按键来进行各种虚拟场景的操作,这也是人机交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unity3D,该算法不仅能完成目标的选取,而且利用反馈信息,满足了用户进行变电检修场景仿真的需求。

⑥评估分析。考试分析主要是对学员整个操作流程进行考核评分,针对模拟场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业务修补能力的评估和纠正,从而保证变电维修工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的内容主要是评估用户是否能按照变电检修流程正确操作VR系统,以及是否能按照相关规定的次序进行模拟运行。同时,对用户操作进行统计划分,并对易发生错误的步骤进行数据统计,并向每个用户提供详细的数据考核报告。

结语:

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装备维修技能水平培训的应用研究,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现阶段的使用效果,提出了两种虚拟现实训练系统模型,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VR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在一次设备大修中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并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十分值得企业推广应用。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