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完善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1-09 09:00:02
一、河间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隶属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辖区内20个乡镇615个,总人口78万人。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北省河间市,盛产各种粮棉瓜果,特别是金丝小枣、天津鸭梨等名优特产,有多种农副产品供应京、津市场,有30多种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形成以电线电缆、保温材料、汽车配件、建材、花卉、餐具六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5个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较大的耕地耕作面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二、个体经营与规模经营的效益差异。
个体户农业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受耕作规模和经营方式的制约,从而影响了农村农业发展的经济性。单打独斗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主要特征是高风险、低收益。规模化经营是指在一定的适宜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优化组合和有效运作,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由于土地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可以降低边际成本,促进经济效益迅速增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农业化生产方式是集约化生产,因此农业生产要素如化肥、农药、农用等,亩产比农业化生产方式要低,农用生产方式可以采用大规模机械,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所以以农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每亩纯收入要远高于家庭农场的家庭生产。农民把土地承包给农场,既能获得稳定的租金,又能出去打工、经商,以获取其他收入,有时土地租金仅仅是维系农民与农村关系的一条纽带,许多农民已经开始转向城市化。
三、土地流转问题。
综观河间市土地流转的现状,可以看到目前河间市土地流转存在着土地流转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土地流转面积相对较小、新型农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3.1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首先,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不健全。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了农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对于“集体”概念的内涵界定比较模糊,造成所有权归属模糊。我国有关法律对土地流转的最低期限、土地流转权益的保护措施、纠纷解决机制、法律责任等没有明确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此外,河间市及其下各乡镇政府,真正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政策与法规,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操作规程。土地流转违规操作时有发生,这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缺失的体现。
第二,农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完善。要使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必须以市场机制来调控和引导农村土地的集中与流动,但是,河间市乡镇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缺乏一套完整的市场运作体系和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目前,市场信号失真、流转信息不畅、土地资产评估缺乏依据,需要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供求、价格与竞争机制,这样就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有序进行。
3.2土地流转市场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河间市也不例外,导致土地流转不能形成规模,形成集群效应。没有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价格,多数为人为规制,波动较大。另外,没有专门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来对土地流转进行科学的管理、认证和指导,没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中介组织,政府的很多政策农民对此一无所知,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政策建议
4.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弱化其保障功能,是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程度的必然要求。因为河间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富差距较大,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一种经营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就业、生存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主要依靠。所以,做好农地流转的第一要务就是解决河间市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4.2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建立有形市场,能更好地促进土地高效有序集中。当前,河间市土地流转市场大多属于无形市场,流转双方都需要较高的寻找和评估成本,而且操作不规范。对于无形市场上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比较高。河间政府可以仿效山东省滕州市的做法,建立土地流转实体市场。江间市各个村庄随着市场的发展,应逐步建立具体的交易场所,逐步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协商机制和管理机制。
虽然河间市土地流转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目前土地流转存在许多问题,如制度不健全、农民流转意愿不高等。为此我们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土地流转实物市场、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农民自身就业素质、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人才等。以期推动河间市的土地流转过程,造福河间市人民。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