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1-02 09:00:02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资源问题,二是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坚持可持续、环保,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蓬勃发展的低碳经济,不仅要求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而且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要把现代科技运用到新的发展理念中去,找到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低碳经济概念概述。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碳环保为主题,以保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现代化产物,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既能发展新能源,又能减少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在经济发展方面,低碳经济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转型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一般而言,低碳经济包括以下2个基本特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生产活动中经济发展低碳。从农业经济发展实际看,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与转型。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破坏了周围环境,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低碳经济时代,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全新的低碳发展路线,制定多项有利于减排降耗的计划,优化经济发展流程,顺应低碳发展潮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弊端。

2.1人均资源不足。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总量居世界之首,但近年来人口急剧增加,人均占有不足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人均耕地面积大幅下降,水资源短缺,酸雨等问题加剧了矛盾,传统的粗放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各种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2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生态问题已成为国际话题,也是我国的敏感话题。因为人民为自身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滥伐、破坏森林资源,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废液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化肥农药不恰当的使用,如以前发现的敌敌畏等,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良好的农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而当前我国生态问题十分突出,发展低碳农业已刻不容缓。

2.3较少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还不落后于世界水平,但是还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的作用。不像美国农业现代化机器运转的声音,我国许多地区还属于传统农业模式,尽管略有变化,但仍十分“保守”。国内每年农业科技成果能达到6000多项,实际应用于土地上的还不到20%,在推广上还不够充分,农村机械化投入平均每家只有1300元。

3.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前文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但具体如何发展,还需长期摸索,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现状,以低碳经济为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树立低碳理念,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低碳理念的贯彻,才能从根本上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是农业生产,而且要把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的人口居世界第一,对粮食的需求自然是很大的,就目前我国自身的农业生产,根本不能满足需求,要富国强民,不仅要大力发展科技经济,还要发展农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必须进行减量化生产,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不仅有现代机械,更有科学的农业生产理念,新型肥料、农药和正确使用方法,除了要一一落实,还要实现农废料再利用,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降低环境危害。

3.2构建低碳结构,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我们国家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这不仅是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的数额过大,更是人们肆意破坏林木资源所致,大量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合理确定单位面积载畜量,进行造林,不仅可以降低草场动物的碳排放,而且还可以改善草原,科学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一种以保护环境资源优先、有节制的农业经济,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生产绿色无污染食品,又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3.3推进低碳消费,发展休闲农业经济。

我们所说的休闲农业,就是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一石二鸟,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低碳消费。这一低碳消费模式,既是对大自然的一种责任,也是未来发展休闲农业的保障,能进一步推广低碳理念,发展环保意识,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好方向,而现在热火的旅游业又是一个好的方向。

综上所述,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低碳发展将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经济与低碳的融合,走出“低碳发展”之路,就必须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低碳、环保。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