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经济体系的影响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21 09:00:0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极端事件的频度和强度显著改变.由于极端天气气候直接威胁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及其影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气候变化政府间小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1](AR4)指出,世界范围内降雨量大、干旱、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度显著变化,并且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负面效应占多数,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Stern[2]牵头撰写的《SternReview:气候变化经济学》,详细地评估了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粮食产量的影响.结论指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承受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

气象因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利用天气气候信息来减少灾害的损失;第二,利用气象气象信息从市场需求中获益[3].随着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解不断深入,气候变化已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的研究领域.[4],Dutton[4]指出,农业、运输、能源、零售、制造及建筑行业对气候变化都很敏感.美国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受气候影响影响.Demuth等[5]在气象科学中引入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为天气和社会经济这一交叉学科领域建立了研究框架,(一)气候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研究计划"WAS*IS(WeatherandSociety*IntegratedStudies)最后,对天气气候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其进行了展望,包括农业、商品零售、建筑、服务等经济部门,已取得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6~11].拉森等[12,13]利用添加温度和降水量的经济计量模型,对美国11个经济产业进行了气象敏感性研究,将美国农业经济产值与气候因子变动之比计算为12.09%。

1990年代初,中国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水资源、农业、陆上与近海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物理效应上,[14].近年来,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了更多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但近年来,随着不同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应用经济方法和模型,对天气气候经济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张永勤和缪启龙[15],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农业总产值损失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丑洁明等[17]和Dong等[18]在C-D生产功能中引入降水量因素,以建立新的气候经济模式;利用东北粮食产量对模型进行验证.罗慧和李良序[19]利用添加温度和降水量因子的C-D生产函数,建立了经济计量模型。详细评价了陕西各经济行业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度.孙宁、李廉水[20]建立多元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南京地区气温变化的动态变化。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进展,国内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研究范围局限于个别地区、地点,以气温为主,降水、风速等常规气象因素,不能反映经济系统明显异常的气候现象.1996年起,国内专门从事气候异常影响评价业务体系的研究,“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经营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体系结构和基本业务流程的设计,气候影响综合运营评价体系初步建立.鉴于该体系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应建立健全的综合业务体系,为了取得真正的社会经济效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优化[21,22].因此,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满足我国科学认识气象与气候经济关系的需要。作为受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脆弱性较强的农业方面.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极端天气气候影响下的农业经济产出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可揭示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另外,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农业经济产量受到哪些极端的气候因素的影响,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缓解气候反常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图1描述了气象气候与农业经济产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