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广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14 09:00:03
4.1数据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应首先对宏观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本论文利用Eviews6.0软件对LnGAP、LnTE、LnPA的单位根进行ADF检测,判断各时间序列是否满足同阶单整条件,为后续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奠定了基础。
从表2的ADF检查结果可以看出,LnGAP、LnTE、结果表明,LnPA原始序列和1阶差分表的ADF检定均大于1%、5%、10%的显着水平临界值,无法拒绝原假设,均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后,原序列二阶差分形式之ADF检验值均小于1%,临界值为10%,说明分别为1%。在5%、10%显著水平上,三个时间序列都是二阶单整序列,且具有长期稳定性,符合协同检验的前提条件。
4.2Johansen协整检验。
为了深入分析环保农业技术创新,必须就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进行协整分析。运用约翰·森检定法对“环保农业技术推广范围”、“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数”和“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三项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Johansen检验采用了最大特征根迹统计量法进行判断,第3行7.586>3.841,即原假设在95%置信水平上不成立,LnGAP、LnTE、在LnPA的三个变量间最多有两个协整关系,可以考虑农林牧渔专利申请数量,环保型农业技术推广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协整向量在标准化后为(1.000,-0.375,-0.542)、农林牧渔专利申请数量、环保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式如下:
计算公式(1)表明环保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从长远来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水平(PA)每提高1%,导致农业经济增长(GAP)提高0.375%,而推广环保技术(TE)每提高1%,就使农业经济增长(GAP)提高0.542%。很明显,相对于环保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环保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显著。
4.3VAR模型的建立。
VAR模型在本质上不对时序变量做任何先验性的假设,而是以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为所有时滞项的函数来构建回归模型。VAR模型的建立,不仅要求各变量满足平稳性条件,还要求确定反映变量间相互影响的最大迟滞次序,从而保证模型估计结果显着。LnGAP、LnTE、LnPA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在建立VAR模型时满足了平稳性条件。在VAR模型中,用LR检验统计法、最终预测误差法、情报判别法等确定时滞阶次的方法,本文利用信息准则法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结果见表4。
如表4所示,当延迟等级是4级时,AIC和SC值最小。据此可设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林牧渔业专利申请量”、“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因变量,以这些变量的滞后度作为自变量,VAR(4)模型的滞后阶数为4,VAR(4)模型。通过对VAR(4)模型的平稳性检验,发现VAR(4)模型中所有根模的倒数均小于1(即全部位于单位圆曲线内),表明基于VAR模型得出的结论具有可靠性。
4.4对Ganger因果关系的测试。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环保农业技术创新的结论,在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和农业经济增长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一步对Ganger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走向。测试结果显示在表5中。
其中,LnTE与LnGAP、LnTE、LnGAP、LnTE、LnPA、LnTE、LnPA与LnGAP两种因果关系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环保农业技术创新的普及程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推广程度的源泉,创新是推广的先决条件,但由于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十分缓慢。(2)迟滞2期与3期,LnPA和LnTE均为LnGAP病,且因果关系为单向,说明新技术研发等环保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逐渐显现,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可持续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但在短期内,农业经济增长无法反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3)滞后4期,LnPA与LnGA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LnTE与LnGA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LnPA与LnTE互为因果关系。从长远来看,环保农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广程度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在新一轮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中,农业经济增长促进了绿色农业技术创新,而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是技术推广的基础,科技推动是环保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实现。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