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24 09:00:02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1978-2010年间,农业总产值从1117.6亿元增至6910.31亿元,其中,增长幅度达到8.74%,其中增长幅度超过10%的9年,农业增长幅度为4年,农业税总体上是好的。然而,也应看到,我国农业发展并不稳定,不同年份农业增长水平差异较大。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其容易受到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的影响,未来农业发展将受到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增地、施肥等物质资本投入来增加农业产量。长远而言,通过这些短期效应因素的推动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此,寻求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寻求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该研究显示,基础设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Binswanger等(1993)[1],Mamatzakism(2003)[2],Romeo和Kurada(2005)[3]对印度、希腊、研究菲律宾三个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而推动农业发展。作为间接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更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尤其对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运用两对数C-D函数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发现了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对1985-2004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发现从长远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2009年陈灿煌[6]研究了1980-2005年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的关系,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明显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将资本和劳动力视为增长的源泉。Schultz(1961)[7]对传统增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Uzawa(1965)[8]将物质和人力资本两个部门的生产型经济增长模型作为技术进步的来源。Lucas(1988)[9]通过研究发现,各国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源于人力投资水平差异。Romer(1900)[10]认为,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更快,而人力资本积累是其基本动力。曼基w等人(1992)[11],卡巴勒和桑托斯(1993)[12],Barro(2001)[13],Bloom等(2004)[14]将人力资本纳入生产模式,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的确能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国内外研究经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本积累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农村地区而言,能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从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来看,孙敬水和董亚娟(2006)[15]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2008[16]黄振华(2008)[16]估计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剔除人力资本因素后,全要素生产率高估了近30%,由此得出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1997-2007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的实证分析,杜江和刘渝(2010)[17]利用面板模型,发现除土地、物质资本等重要影响因素外,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证明基础设施投资与人力资本积累的确能正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而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则是长期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但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少有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这两个要素同时纳入模型中进行研究。大家都知道,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在这两种投资中,增加投入到另一领域的资金必然会减少,因此必须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财政支出要采取合理的比例,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最大化。鉴于此,本文将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二者结合纳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为今后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工作提供借鉴,以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理论模式。
国际上的研究经验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是,在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家庭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在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上,不应忽略物质资本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把私人资本投入也纳入模型来分析。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