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7-20 09:00:02
3.1资料来源。
表格1中选择的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15)》和《江苏统计年鉴(2000~2015)》,由于部分数据不可得,极个别的数据根据年鉴数据和公布的指标增长率推算。
3.2标准数据处理方法。
因各项评价指标含义不同,计量指标的量纲也不尽相同。要综合分析各种指标数据,就必须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各种评价指标在性质上存在差异,数值范围差异较大,因而这些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但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尺度间的差异,使各个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评估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正指标,即对低碳农业发展质量有积极影响的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第二,负指标,对低碳农业发展质量具有负作用的指标,其数值越小越好。
3.3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模式。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通常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并对其实际应用加以验证或改进。本文在确定相应级别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法构建了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3.4江苏省发展低碳农业的质量评估结果。
3.4.1综合评价。
通过计算,江苏省2000~2014年低碳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见图1。可见,江苏省低碳农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在2000~2002年,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2002年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得分是2000年的1.13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直到2002年江苏省农业的低碳化,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领域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较少。其次,在2002~2005年,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从0.392降至0.362,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效益不佳,为提高农业效益,化学品的投入强度不断增加。三是2005~2014年,江苏省低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发展,江苏省开始在农业领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低污染低碳模式开始逐步得到重视,加大了对该领域的投入力度,使江苏低碳农业在这一时期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3.4.2在指导方针层面评价。
农村经济发展层次综合得分的变化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得益于近几年江苏省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值的显著提高。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分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以权值衡量,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四,与第三位的资源有效利用水平的权重接近,因此江苏省对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的提高不能忽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化学物质的输入强度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评价标准层,表明江苏省农业发展中化学投入强度指标与低碳化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即化学投入强度越低,对低碳化农业发展越有利。在2000~2005年,化学药品的投入强度类别得分快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化肥、农药、农用膜的使用逐年增加,且增加幅度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化学物质的投入增加,提高农业效益。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化学需氧量指标的分值趋于稳定并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江苏省加强了化学需氧量控制。
能量利用效率类指标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基本同步,但得分值明显高于相应年份的其它准则层,说明此类指标对低碳农业的整体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根据权值计算,能量利用率位居第二,说明能源效率类指标对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有重要影响。
对资源有效利用水平的分数有很大的增加,从0.022增加到0.185,年平均增加49%。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位面积农业增加值、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农业碳生产率逐年提高。原因之一是近几年江苏省明显增加了对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由2000年的5.8kW/hm2增至2014年的10.2kW/hm2。
农废利用水平得分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基本没有改变。近几年来,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类指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作物固碳量的增加,反映出近几年江苏省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即复种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
结果表明,江苏省低碳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平稳、快速的发展状态,仅就低碳农业而言,对其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是能源效率、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化学品投入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能源效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均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在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中,化学物质的投入强度成为影响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化学物质投入强度成为制约因素。高强度地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是江苏省农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江苏省低碳农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扬长避短,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及主要制约因素,选择合理的低碳农业发展目标和措施。主要是:1)加强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原动力,根据江苏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低碳农业发展生态模式及主推技术,以解决农业投入减少、资源与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普及节肥节药节膜,节水节能节地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的精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有机低毒、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研究[19],提高了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效率。(2)推动农业投入品的转变。江苏省低碳农业的评价表明,化学投入,如化肥、农药、农膜、化石能源等,都是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化石能源的利用不仅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开展有机肥代替化肥、病虫害生物防治、农膜降解回收利用等工程,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另一方面,要走绿色农业道路,针对农机化要用柴油、石油等高能耗、高污染能源,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核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用于农业生产[20]。(3)提倡节约低碳的理念。“低碳农业”能否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和政府管理者的低碳农业观念,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转变低碳农业理念入手,利用各种媒体,定期发布低碳农业知识,大力推行低碳农业经济的理念、政策和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理念和生态价值;同时,加强低碳农机具技术推广与培训,提高农民和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在低碳农业示范示范区域内,扩大低碳农业的影响力,辐射模式,促使形成和培养尽可能快的低碳意识,把发展低碳农业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