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6-15 09:00:02

伴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绿色畜牧”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绿色化畜牧业技术采用回归自然的原生态养殖方式,引进先进技术,避免养殖环节出现污染,从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1]。将其有效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一方面可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又可实现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1畜牧养殖现状与存在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肉、禽、蛋总产量全年居世界首位,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2]。但应注意的是,在高速度发展的背后,养殖场选址不合理、饲养方法不科学等导致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对自然环境,对养殖场周边居民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饲养家畜造成的大气污染。

由于养鸡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它每年产生的排泄物等污染物也逐渐增加。许多养鸡场未进行必要的无害化处理,导致有害气体、病原体、尘埃等进入大气环境,扩散到许多地方,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严重危害。与此同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H2S、氨气等恶臭气体也是环境污染的来源。

1.2饲养家畜造成水体污染。

畜禽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比较严重,如微生物污染、有机物污染、有毒物质污染等。细菌污染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随粪便进入水体,并迅速扩散,导致疾病扩散;有机物污染是指养殖环节中氮、磷等化合物进入水体,引起水体环境变化,产生恶臭,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毒性物质污染主要是指肉制品中的药物残留进入人体后,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养殖业中,应加强对亚硝酸盐的管理,防止此类污染物质进入自然环境[3]。

1.3畜牧业生产对土壤的污染。

排泄物的排放量比较少,当它们进入自然环境之后,就会被植物吸收利用,微生物也会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如果排放很大,使土壤不能被消化和吸收,又不能及时降解,会产生亚硝酸盐类物质,还会形成许多恶臭物质,使土壤污染严重,不能保证人的健康。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

2.1保证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采用绿色饲养技术,可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粪便、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一方面可避免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二是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素的积累,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更好地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4]。

2.2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随著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加,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关注。绿色化畜牧业技术发展的空间很大,这也给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随着食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开始对产业进行调整,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为发展绿色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畜牧业绿色养殖技术推广措施。

3.1强化绿色畜牧产品监管。

在我国,畜牧业一直是政府监管的重点行业,但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设立了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派专人到每个区域进行监督,落实相关政策,有效地控制了养殖污染。另外,当地政府也开始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开发更先进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更好地推动绿色养殖。

3.2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各国应该逐步加强对绿色畜牧技术的宣传,使各养殖单位、个人了解这项技术的优点,并意识到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认同程度,从而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落实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动养殖业全面改革[5]。绿色化技术对于营养元素的摄取也有很明确的要求,因此,应加强畜牧养殖者的培训,组织专家指导养殖户,让所有养殖人员都能掌握绿色养殖的流程和方法,有序地落实绿色养殖技术。

3.3建立第三方的推广体系。

由于国内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基层环节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缺陷。所以,要想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就必须不断转变观念,实现精细化生产,同时要运用第三方的手段,通过专业企业来推广,把它投入市场竞争,可以促进绿色畜牧产业的积极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3.4建立专业的绿色原料基地。

而传统畜牧业生产中,原料基地与畜牧养殖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影响了产业链的形成。为此,应加强原料基地与养殖户之间的联系,形成绿色、生态的畜牧养殖体系,更好地确保原料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原料要合理调配,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保证饲料安全。规范动物药品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切实推动绿色畜牧业全面发展。

4结语

畜牧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现在,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畜牧业应不断地应用和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实现科学发展,从而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