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发展节水保墒技术的意义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6-08 09:00:03
1.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当前,白城节水保墒技术推广面积不多,坐水种.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分别仅占耕地面积的48.1%.9.4%.2.6%.2.4%,但是,使用了覆膜滴灌、膜下滴灌、保护性耕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耕地,都已成为稳产高、产量达7500kg/hm2以上的稳定高产田。部分优良地块平均产量已达9000kg/hm2以上。如白城以80%的现有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105.47万hm2,按平均产量7500kg/hm2计算,粮食总产量将达632.82万t。
2.有利于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高。
因白城多数灌区灌溉设施陈旧老化,且多条毛细渠道为土路,田间灌溉技术落后,用水管理粗放,输水.配水渗漏损失较大,灌溉方式多为土路,灌溉方式多为技术落后,用水管理粗放,输水不足。灌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进入田里的灌水,一部分蒸发掉了,超过60%的水无法为农作物有效利用。
3.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普及节水保墒技术,较大水漫灌可以节约60%以上的水资源,是白城长期发展的一项保护措施。在地面上覆土,可以防止农田水分流失,减轻土壤风蚀、水侵蚀等。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使大量作物根茬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作物根茬秸秆燃烧所引起的大气污染。
4.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节水保墒技术的对策。
4.1强化教育和培训,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目前,农民群众还存在着“水取之无穷无尽”的错误观念,对水资源有限的危机认识不足,仍然采取田地漫灌的粗放型灌溉方式耕作;在节水保墒技术方面缺乏理解,未采取节水保墒耕作方法,已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区耕地荒漠化,碱化加剧。为此,整合农业、教育、科技等培训资源,加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科学素质教育,加强节水保墒技术的宣传推广,使农民群众明白,发展和推广节水保墒技术,是建设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一种具体的环境保护行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3]。4.2近几年,尽管中央.省.市.县.县.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些节水保墒和其他实用技术扶持政策,但是对农民的扶持资金较少,而且直接补贴农民比例较大,农业部门的推广费用比例较低,加上各部门各自的政策,难以统一配套使用,农产品增产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影响到农民对节水和保墒技术的理解[4]。
4.3优化耕作方法,多方位探索,推广适用技术。
强化节水保墒技术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建立田头水柜、水井、小型电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增加小型灌溉机械的运行能力。开展节水保墒技术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推广生物节水技术,引进和定向培养节水、耐旱作物新品种,注重抗逆品种的推广应用,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积极推行绿化造林工程,大面积栽植蓄水林,不断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