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可操作性强的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并考虑到办公应用软件的使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根据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或演示后练习;高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学效果不好。
近年来,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院也在不遗余力地创新各专业的课程。我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并根据工作流程重新设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1.课程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是企业完成任务并取得工作成果的完整工作程序。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是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流程。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目标是直接参与组织、实施、确保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直接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承担高技术和负责任的工作(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程,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工具,为学生实现高职院校的目标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该课程应该为不同的科目和专业服务。因此,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社会岗位组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和特点,然后分析学生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整合,重新设计学习内容。
基于大量的研究调查,笔者认为本课程的发展理念应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1专业:通过对各就业单位的工作需求、学校专业学生培训计划、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各专业群体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通过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本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专业岗位的应用需求为起点和立足点,使专业性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
1.2开放性:计算机是现代人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必要工具,各专业岗位对计算机应用有不同的要求。同时,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局限于当前的应用程序,而是关注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岗位人员的研究,充分考虑其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反映其开放性。
1.3实践: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教师和学生,如何方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实践操作。
2.工作流程分析。
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涉及不同的科目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分析了作者近年来教授的不同专业(包括医学、秘书、办公自动化、农业、外语等),并对社会岗位组进行了大量的访问和调查,以了解和明确计算机应用的需要。
2.1秘书人员:秘书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起草文件,同时整理单位的材料。这就要求他们有更好的文字和表格处理能力,对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2.2规划人员:规划人员包括营销、广告设计、产品分析等人员。他们应该写分析报告,写产品描述,制作广告手册,甚至做与财务相关的报告,并可能向客户介绍产品。这要求他们除了具备书面处理能力外,还具备一定的电子表格处理能力和演示手稿的应用能力。
2.3中小学教师:年度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成绩分析、学期工作总结、备课等。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书面处理能力、电子表格处理能力和简单课件制作能力。
2.4外语工作人员:外语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话翻译和文本翻译。文本翻译是一种完整的字表处理,语言翻译需要备忘录,也需要字表处理能力。
2.5农业干部:我院承担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任务。农业干部除掌握农业相关知识外,还负责国家政策宣传、基层管理、基层数据汇总和报告。使用计算机、字表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手稿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能力。
2.6医务人员:根据国家卫生局的规定,医务人员应具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水平。主要从事医疗记录和处方整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保健讲座等工作。计算机文件管理、字表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手稿是他们学习二级相关知识的最基本要求和基础。
根据上述社会岗位组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并与我院相关教学研究办公室主任讨论。笔者认为,计算机应用的工作流程分为计算机基本应用、文本处理、图表处理、数据分析、网络应用和计算机演示六种情况。通过上述情况,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素养。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