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如何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效果?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1-03 09:00: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因传统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学生素质、教材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本文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就如何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走“理论精、实践、能力、创新”的道路,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仍沿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教育工作脱离了社会需要,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要适应人才市场竞争的需求,就必须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二、教改思路。

作者多年来在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设想:

1.要切实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是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关键和前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注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不同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本人检查汽修.模具.机电等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为起点,结合一级B类考试要求,在教学中要求认真做好电脑的基本操作,如:键盘.鼠标.磁盘.打印机硬件的操作使用,五笔输入法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制表软件操作使用,使用WINDOWS2000/XP、资源管理器操作、向学生传授文件.目录.磁盘等基础知识和概念,以及因特网.浏览器使用方法等它的教学重点是普及计算机知识,培养计算机技能。与电脑应用.网络.电子商务等与计算机有高度关联性的专业,教学内容除了以上所述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外,还包括计算机普通软硬件应用知识,重点在于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分层调整课程体系、内容及教学时间,实行模块化.分层教学。

因为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是小学,初中就已经学了计算机基础,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作者对学生已掌握或不感兴趣的基础理论和文献管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适当精简,在Word.Excel教学内容中安排综合练习课时。鉴于雇主经常把能够快速输入词汇作为计算机应用技能考试的基本要求,作者在教学中把五笔字输入法从原来的理论课程中剥离了下来,单列出了一套专门技能训练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输入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的不同要求,在课时方面也有相应的增加,如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专业为提高网上基础课时数等,以加强实践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关键。

2.注重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与实践环节。

本文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提出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大力优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模块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作者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按字输入.文件管理.Word文件格式.Word格式.Word格式.电子表格.陈述.计算机理论和管理.互联网基础8个模块确定了每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各模块的组合方式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学习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兴趣、意志等因素和差异,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程重点是专题式和个案分析相结合,讲授.演示.练习与提问.启发.点拨和思考相结合,知识点和生活案例.问题的组合。这一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更为接近,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地将多媒体课件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对不易理解的知识和操作进行引导。与此同时,案例讲解.示范与学生互动.完成作业.自学相结合,有助于扬长避短,实现双赢。

3.加强上机实操训练,强化技术训练。

加强上机操作培训,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以提高上机实操训练教学效果。仔细设计实习步骤。程序。所用工具。方法,按照实习指导书的要求,上机操作,并且适时地提出问题.辅导.回答,注意检查每一位学生的操作状况和对专案技巧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认真完成上机报告。对学而优则仕的学生,教师要放手让他们钻研,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如果发现有创造性的作业,应该通过一个多媒体案例展示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做示范,并请其他同学来做评述,提出改进意见,从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执行的影响。

近几年来,作者在本校07.08.09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进行上述教改实验,它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突出的一条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秩序良好,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显著提高,期终考试.考核合格率均比改革前有较大幅度提高。

总之,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逐步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发掘学习潜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