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10-06 09:00:02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电脑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计算机应用成为现代中职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具备完整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今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的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过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课本是教师讲授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目前大部分教材严重脱离了时代的步伐,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导致计算机基础上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可能很快出现在课本上。再者,中职教材与中小学教材内容重复性严重,完全没有体现职教计算机的特点,导致学生厌学思想严重。第三,教材中理论性的东西太多,实际操作的内容太少,学生上机不做任何事情,教师的课堂教学陷入尴尬。

2.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实习机会过少。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还停留在一节理论加一节课的老模式。因为学校应有的学习设施达不到,严重影响了学生上机练习。但理论课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如听天书,导致学生信心下降.失去了兴趣,应有的教学效果未能达到。

3.学生个体差异显著。高职高专计算机水平存在严重的两极化现象。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实际机会多,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深;而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原因,计算机基础知识很缺乏。这种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4.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不当。教法、教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当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填鸭式教学和教师的独唱妨碍了师生的互动,以致于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不能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1.开发校本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第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开发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本教材。第二,教材要与实际操作相呼应。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材应以理论与实践材料为指导。由于,一本好的上机练习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2.根据个体差异实施分类教学。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目标方面,可分别设定基础类和提升类两个教学目标。就拿Microsoftword来说:基础课程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类则在实现基础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实现多方位的互动。例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单个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主动练习.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当学生完成作业时,教师只需点明解题的思路与线索,通过探究与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最好的解题。通过这种方法,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强化实训教学,改革考核评价方法。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仅仅通过期末试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采用模块化考试,即每学一次模块都要按时完成,二是运用实践活动,如制作电子校报、计算机创新设计等,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估;成绩优异者给予成绩奖励;最后,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5.引导教师和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及时提高知识技能。21世纪的中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知识的及时完善不会被社会淘汰。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过于广泛,更新速度过快,迫使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社会相比,社会是最好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单位实习等方式,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从而确保教授.学习内容不会脱离社会需要,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目的。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