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误区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25 09:00:0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为信息时代主要载体和工具的计算机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突出,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各技校专业都需要普及计算机教育。为此,有必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目前中专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计算机学科的特征。

不仅理论上很强,而且实践能力也很强。电脑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基本学科教育。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操作实践中,并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因此,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中专学生的特征。

高职高专学生文化基础差,理解力低,学习热情不高,无论教师有多辛苦,都要教,同学们依然“鸭子背上一瓢水”,“十窍通九窍”,学习效果不大,现在学电脑基本知识,还有许多学生只知道其一不求知其二,在理论课堂上,就出现了“倒一大片”打瞌睡的现象,即使在实际操作课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只对游戏感兴趣。

3.对职业技术教师的看法。

职业技术学院全体教师对于进技校的学生的基本意见,一般都认为自己是高考中最差的一类学生,根本没有阅读能力。老师只是满腹牢骚,做不到“因材施教”。

这一现象的出现,造成学生学习不进、学习不好、学习厌学、甚至逃学;教师难教、难管、怨天忧人。所产生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中专院校的社会评价,影响中专院校的生存。

二、计算机教学的实施措施。

每一位有远见卓识的老师都会选择后者的答案,「是给学生一把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把枪?就像一个人总会被人吃光的时候,一个学生一有了“枪”,他就能靠自己不停地捕猎,从而继续生存下去。因此,计算机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造性应用和实践能力,对于我国中专学生的就业和深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成功的秘密在于兴趣。”近几年来,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将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热情作为改革的起点。学生根据计算机的特点,对计算机学科很容易产生兴趣,但是,而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没有必要去培养;有些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故意抑制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往往是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没有兴趣,甚至于一些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产生的兴趣,也就导致了计算机教学的严重后果。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性,抓住其兴奋点,调动其内部因素,优化外部因素,使“教”与“学”真正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想象法激发兴趣。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利者,缺乏对抽象内容的自信和兴趣,常常只能直接被一些新奇现象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形象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老师说十句话不如学生一眼。因此,教师必须抓住重点,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讲计算机基础知识,不懂计算机发展史,利用多媒体影片影像再现历史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电脑过去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电脑发展史的了解。

(2)实践活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关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操作实践的参与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现象的体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新发现的乐趣,巩固和发展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电脑有很强的人机对话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是一种学生自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老师。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解题的方法,教师将主动性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下河”,让学生“游水”、“游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寻求知识的向导。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对初学计算机的学生提出的较为幼稚的问题时,要有耐心的引导。

(2)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这一猜测实际上是已知的理论推导结果。老师每次提出新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遇到一些不合理的办法,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探究。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3)举办计算机学科竞赛,涵盖范围更广,范围更广,要求学生从普及型向应用型转变,不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所有学生。

中专生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是被要求看书,或者试读,但伸出指头有长有短;其中必定有优秀、中等和落后的学生。若不充分认识到差异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必然会导致两极化,甚至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计算机的信心。低人一等是生活的天敌,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要想教育成功,首先要给学生以信心。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上,都要以中等教育作为切入点。因此,在教学上要以中等生为基准,做到优秀,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加强个性化教学,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创造自我.展现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4.重视能力培养,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学习者的动手能力是使概念事物向实际物质成果转化的中介能力,是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因素。上课时,经常会有一些学生不主动操作,作为一名上机上课,或者一人随意操作的现象。老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加强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当的训练。与此同时,老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并能对屏幕上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而以观察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的科技架构,将大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此外,电脑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我教的几个班里,我让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利用通讯软件(腾讯QQ、网易邮箱、各种学习交流论坛等)进行交流。她们晚上回家做作业遇到不能做的题目,就会利用QQ相互交流意见,有许多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