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1-13 09:00:00
1.CDIO理念下大数据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策略。
1.1设计思想。
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解决大数据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我校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组织模式多以专案为主,注重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项目所涉具体问题),而对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等的变化则忽略了对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的全面了解。CDIO理念要求,培养的学生要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方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教育模式强调整合和参与式,促使学生在项目研究和开发的全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思考,不仅要注重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而且要注意学生能力的提高情况。可见,CDIO理念下的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设计,应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紧贴CDIO大纲和CDIO的标准,对教学大纲、教学组织方式进行设计,建立以“学习评价为中心”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1.2设计方针。
教案方面,本研究试图结合大数据专业培养目标,以CDIO纲要为基础,设计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以CDIO提纲的主题和条目为基础,设计课程大纲结构;并且清楚地描述出与预期能力需求相对应的课程学习目标。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本研究试图以“做中学”为依托,在大数据专业实践性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以项目为载体,对每一个项目为学生提供“构想-设计-执行-操作”的过程,并将实务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围绕项目这一核心内容融为一体,将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转化为对单个项目的完整练习。在教学考核方面,本研究尝试根据课程概念和原有理性认识、技能掌握、设计—实现经验获取、经验获取等内容,在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考核方法中设置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表现与综合实践能力等类别学习效果评价方法,针对各类学习效果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法。
2CDIO理念下大数据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2.1课程大纲的框架设计。
以CDIO理念为基础的教学大纲,需要精确描述学习效果、能力、态度的融合,并明确指出该课程整体及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和所需掌握的能力要求。本研究根据CDIO大纲中对个人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设计了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框架,如表1。
2.2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在实际教学组织中,如何体现CDIO教育理念是实施CDIO教学的基础[13]。本文根据CDIO思想,设计出了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理论讲授-任务布置-项目构想-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六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使学生在参与构想、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思考。
2.3评价方法的设置。
CDIO理念下的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评价中注重评价,教与评教相联系,考核用来促进和诊断教学。因此,应从多个方面考察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效果,以评价其是否能达到CDIO大纲规定的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别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需求,着重于过程性评价,设定不同的考核方法见表2。各种类型的考核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到专业实训课教学全过程。为了保证评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价不同类型学生学习效果。
3.结语
国内目前拥有大数据专业的高校很少,而且都是近几年才开始招生。各院校的办学大数据专业办学经验正在逐步积累,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在不断探索。时至今日,国内外有关CDIO理念的大数据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相关研究工作报道甚少。在CDIO理念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的构架设计、教学组织方式的设计、考核方式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我校大数据专业实践类课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这一模型将用来指导我校2018级(首次)大数据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该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研究。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