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编程与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23 09:00:00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电脑编程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信息素养、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1],是“如何培养人”。所以,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这类课程一直是理、工、管等专业的通识课程。但是,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计算机编程教学研究相对较少,而现有文献大多注重个体素养,缺乏深度和系统性[2-3]。最大限度地挖掘计算机编程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这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计算机编程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论述,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综合表现,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电脑编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和思维方法,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计算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因此,这类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都有直接关系。
(一)电脑编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文化基础。
文化基,是指强调能够习得人文、科学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应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具有宽厚文化基础、更高精神追求的人[6]。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必须要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一个成功的节目设计作品通常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举例来说,微软的操作系统,谷歌搜索引擎,简洁的交互式界面的设计融合了艺术、美学、心理学等多种文化元素,其背后是基于算法的数学基础。另外一例是ACM国际大学生编程竞赛。竞赛要求学生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和技能,并结合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比赛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科学的基本精神中时刻保持理性思考、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由于成功的程序设计作品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那么,在编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就是利用计算机编程,整合其它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宽广的文化基础。在小学和中学学生中深受Scrath欢迎的编程工具、MitchelResnick教授的发明团队、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Resnick教授提倡“编程学习”,即创造性地将程序作为一种学习工具来承载丰富的内容。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数学知识的工具载体,解释自然科学等。这一转换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脑编程与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
自力更生,强调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挖掘自身潜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人生的辉煌,发展成为有目标、有生命质量的人。自主性的发展包括学习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方面。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编程语言已经发展到了数十种,并且新的编程语言也不断出现。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编程语言教给学生,而大多数学生以后的课程和作业中所学的并非程序设计语言。它要求教师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习惯、研究方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模式、时间管理、学习计划技巧等。举例来说,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会变得沉默寡言。透过程式设计课程,学生将了解一个基本原则:所有的网路游戏,智能手机应用程式的背后都是程式码。高校学生不应受制于程序,要有自己的人生计划,能够自我管理,健康生活。作者学过一位电脑程序设计课的学生,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培养了很强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针对学生长时间玩游戏的问题,开发了一款屏幕自锁程序,提醒大家不要长期沉迷于网游。
(三)计算机编程和学生的社会参与核心素养。
社会性参与,就是强调能够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现代公民必须遵守和遵守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培养具有理想信念,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社会性参与包括承担责任与实践创新两种素养。当今时代,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程序设计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设计程序,还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社会责任,那就是不能编写电脑程序盗取别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得散布、散播危害国家、社会安定的言论及病毒,不得参与、组织网络盗取、诈骗他人资金等行为。此外,计算机编程是一种思想创新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一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逐渐强调在实践和挑战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以解决人们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目标。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