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欧洲市场也是德国军事船只的焦点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7-03 09:00:03

在亚洲市场,法国军船面临的竞争。

在目前国际军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美国和俄罗斯自然拥有无可争辩的绝对影响力,此外,欧洲内部如德国等老牌造船强国的竞争,以及中国、韩国等新兴造船大国的崛起,法国军船出口必然充满挑战。

而且,亚洲已经成为法国军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考虑到俄罗斯军品在亚洲地区的稳固地位,并且受到美国最近高调宣布重返亚洲的影响,法国在短期内将无法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但是,法国军船也并非完全失去了与对手竞争的机会,通过价格有竞争力、表现出色、用户更多优惠等优势,法国军船仍有望在亚洲军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一)俄罗斯。

有些亚洲国家大部分曾经是前苏联的盟国,在外交上更倾向于俄罗斯,并且更偏爱俄制武器和装备。由于拥有前苏联75%的造船量和80%的设计和科研能力,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舰船工业基础,能够建造几乎所有类型和级别的战舰和军辅船。俄罗斯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与这些地区许多国家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现在,俄罗斯也逐步加强了沙特和阿联酋在中东的军事联系。虽然现在俄罗斯还没有为向沙特出口军事船只而采取行动,但是两国之间已经有了大量的陆战装备交易。从1994年开始,俄罗斯对阿联酋的军船贸易仅限于两艘11770型“岩羚羊”高速气垫登陆艇。然而,从2006年起,两国就军事技术合作问题签订了政府间协定,其中包括出口陆地设备、协助阿联酋发展防空系统和太空研究。虽然目前俄罗斯军船在中东这一法国传统的军事产品市场尚无突破,但它仍将以优惠的价格成为法国军船出口的主要敌人。不过,俄罗斯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以及船舶工业复苏缓慢,使俄罗斯造船厂在建造军船方面经常出现延迟问题。举例来说,2006年,印度向俄罗斯订购了3艘“塔尔瓦”级护卫舰,由于俄资金短缺,交付日期一再推迟。此外,印度建造航空母舰的持续涨价也引起了印度的不满。在印度建造的6艘潜艇上,法国可以向印度提供全面的军事贸易合作基础,此前为印度建造了6艘潜艇,同时满足其渴望拥有核潜艇并辐射周边市场的需求。

(二)美国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也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但其军船出口则更多地集中于舰载武器和电子系统。整个舰船出口数量很少,几乎全是卖给亚洲国家的旧船只。然而,美国所出口的二手军舰即使与许多国家设计的新型舰船相比,在作战性能上仍是不折不扣的。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海军“高低级舰船相结合”造舰方针的“佩里”级护卫舰,其建造初期追求的目标是“周期短,成本低”。舰载功能全面,可承担防空、反潜、护航、水面打击等多项作战任务,受到进口国的好评。但是,美国军船的设计思想和特点仅仅是为了满足本国的需求,再加上相对昂贵的费用,许多发展中国家望而却步。由于大多数军船进口国的购买力有限,法国经常将租赁与购买结合起来,以促进贸易。举例来说,出口2艘鱼雷级潜水艇到马来西亚,便随著提供1艘「阿戈斯塔」70型潜艇作训练艇,这将使马来西亚潜艇的发展再上新台阶。而美国则主要是出于政治考虑,因此,军船出口空间相对狭小,法国可借机寻求进一步突破。

(三)德国

在欧盟国家中,作为舰船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舰船出口一直是德国海军舰艇工业发展的重点,其常规潜艇和MEKO系列护卫舰是德国军船的标志性产品。欧洲市场也是德国军事船只的焦点。德国在出口军船时,为了吸引顾客,不仅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还要把有关技术转让和“打折”销售。比如,1999年,德国在对马来西亚出口6艘MEKO护卫舰时,曾为其本国建造的四艘航母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以色列向德国订购了2艘“海豚”级潜艇,得到了33%的折扣,1艘之前在2000年接获的1艘潜艇得到了半价优惠。德国潜水艇可使客户在多个方案之间自由选择,最终定制最接近要求的配置,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比如,德国214型潜水艇专门用于出口,该潜艇采用了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AIP),并且根据艇用设施和作战性能,设计了20多款可满足低购买力国家的需求。由于各种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及相对便宜的价格以及优越的附加条件,德国必将成为法国在亚洲地区的有力竞争者。

结语

法军的舰艇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价格也能满足进口国的需求。目前,护卫舰、常规潜水艇仍然是国际军船市场的热门产品,法国在这些舰艇种类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然而,经过过去几年全球军船采购热潮之后,各国正在重新评估并计划未来的军船采购计划,这可能会对未来市场做出某种调整。在未来,法国可能会利用亚洲国家急需军购的心态,以满足中印两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和资源竞争,来推销自己国家的“鱼级”潜艇等热销产品。与此同时,在中东国家实行一定程度的技术转让和优惠条件,以稳定现有市场为基础,吸引更多顾客。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