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一国采取TBT/SPS措施是否合理?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12 09:00:01

日本的农业食品加工业经过近5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继交通机械、电气机械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出现了许多成熟的大型食品出口加工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

一次特大地震及随之而来的海啸和核危机,打碎了日本农产品安全形象的神话。由于日本核污染不断扩大,政府当局下令禁止福岛、茨城、佐木、群马4县生产的菠菜、牛奶、蘑菇等农产食品,并开始向国际市场抛售,造成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恐慌。像阿联酋这样的国家对日本生产的所有新鲜食物采取了严厉措施,菲律宾停止从上述四个日本地区进口饼干和巧克力,此外,俄罗斯、新加坡还扩大了禁止进口的区域范围,包括美国、韩国、中国也禁止进口日本食品,欧盟、巴西还要求日本政府颁发无放射性污染证明。

在这一点上,日本政府极其不满,反映强烈,要求设限国家必须遵守WTO规则,不能形成贸易壁垒。但是,主要针对欧美及亚洲国家的设定措施,已经在中东和南美迅速蔓延,毫无疑问,日本因核辐射而导致的农产品出口受到阻碍的后果将持续下去。

正当目的:为TBT/SPS措施制定法律依据。

通过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实例,可以看出,设限国家和设限国家日本都在WTO规则下主张权利。因此,他们各自主张权利的根据是什么?WTO实践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先例?怎样在WTO体制下正确理解和运用TBT/SPS协议的核心原则?对我们全面认识WTO规则,正确运用WTO规则,突破TBT/SPS壁垒,对我国走出TBT/SPS壁垒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制定、实施TBT/SPS措施是WTO成员的基本权利。

TBT(TechnicalBarriertoTrade)指的是技术贸易壁垒(本文称为技术贸易措施),SPS(SanitaryandPhyto-sanitary)是关于卫生和植物检疫的标准,也称为“检验和检疫措施”。WTOTBT协议适用于包括工业和农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涵盖与产品、过程、生产方法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而且,SPS协议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并适用于对国际贸易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卫生检疫措施。

TBT/SPS措施的产生、发展和滥用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评价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得出很不相同的结论,但滥用TBT/SPS措施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利影响,它推动科技进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积极作用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因“自由贸易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的安全第一”,这个历史教训深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的共识。

在此基础上,WTO将实施TBT/SPS措施作为其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给予成员国“以采取保护人类的权利”,为动植物的生命健康而采取的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不得妨碍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出口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或防止舞弊行为"(SPS协定第2条第1款;TBT协定序言)。根据WTO的规定,实施TBT/SPS措施是WTO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那么一国能否任意制定和实施TBT/SPS措施,限制或禁止其他国家产品的出口?回答是不。

2.TBT/SPS措施必须符合"正当目的"并属于合理、必要的范围。

GATT/WTO提倡自由贸易的精神,但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类、动植物、国家安全、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为了防范这些负面因素的风险,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国家安全和环境,需要制定和实施一些TBT/SPS措施。这些措施虽然会给自由贸易带来障碍,但是它们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一点在GATT第20条b款中有明确规定。这一条款构成了WTO自由贸易原则的重大一般例外,并成为TBT协议、《SPS协议》的立法基础,为WTO各成员国制定TBT/SPS措施的法律依据。

毫无疑问,完全的自由贸易会带来安全问题,过分的安全要求又必然形成影响自由贸易发展的贸易壁垒,这就要求在自由贸易中寻求“自由”和“安全”的平衡。通过研究WTOTBT和SPS协议,不难发现,WTO允许成员国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而采取的TBT/SPS措施必须符合“合法目标”(LegitimateObjectives)的要求(见《TBT协定》第2条2.2之规定)。总的来说,一个国家采取的TBT/SPS措施必须是合理和必要的。怎样判断一项措施的“合理”、“必要”与否?世界贸易组织制定了五大目标,即:国家安全、防范欺诈、保护个人健康与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如果采取TBT/SPS措施达到上述五个目的,就是合理、需要的,任何超出上述五个正当目的的措施,都是违反WTO原则,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所以,一国采取TBT/SPS措施是否合理,应首先根据WTOTBT协议和SPS协议的正当目的进行判断,协定中提出的五大目标原则是衡量TBT/SPS措施是否合理的标准,也是一项必要的标准。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