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之争从此结束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05 09:00:01
本年度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平稳地渡过了这个过渡时期,初步实现了一系列观念和体制转变,与国际接轨。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十年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障碍,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新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融入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明显加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在体制和结构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
对中国模式的理性认识
2004年5月,JosuyaCoopereRemer在英国著名的思想集散地“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名为《北京共识》的论文,名为“中国模式”。而且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表现也是一枝独秀,让所谓的“中国模式”再一次被国际舆论视为未来中国将“拯救世界”。英国《卫报》称2008年为“中国模式年”。1989年,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美国模式比任何发展模式都要优越”的论断。不过,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却宣称:中国经济30年来惊人的高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并普遍预期将会再持续30年。西方的自由民主也许并不一定是人类历史演进的终点。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个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国内来看,由于我国加入WTO的表现,特别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一些媒体和理论学者也开始热切地关注“中国模式”。看起来,"中国模式"已经具备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相提并论或互补性的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而且对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划时代的启示。在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是世界公认的。我国的改革与建设仍在探索中,从不把自身的发展当作一种模式。“中国模式”之争从此结束。
若以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总结这三十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恐怕还为时过早。这是因为,模式是一种比较固定的发展方式,经过历史的检验,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但是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像计算机操作一样,复制、粘贴就完了。市场经济是一种公认的经济模式,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市场经济又衍生出不同的“次一级模式”。与数学公式一样的模式并不存在。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了一些不同的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国家,也曾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留给我们多少所谓的“范式”。就像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正经历一场大萧条,当时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超过10%。大的反差使很多人开始怀疑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而主张国有制和计划经济。二十世纪末,随着日本和韩国的崛起,“东亚模式”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经济发展中,亚洲式政府主导的经济政策受到高度重视。到了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东亚模式逐渐被掩盖。
概括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是离不开原有经济形式的。由计划到市场经济,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还没有到达“对岸”时就形成了一种所谓“模式”,显然不合逻辑。西方炒作的所谓“中国模式”,并非对“中国模式”的认同与欣赏,而是在“中国模式”的名义下,将中国“捧杀”,让中国承担更多“责任”。2009年G20峰会多次提到“G2”概念,认为世界已进入“中美共治”时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西方人的逻辑,中国既然已经拥有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就应该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其本质就是阻碍中国的发展。所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国际社会对中国减排承诺表示赞赏。假如我们失去了警觉,沉醉于西方人的“宠爱”中,按照连我们自己认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那么结果就会失去改革和发展的良机,甚至会前功尽弃。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