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有哪些?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频繁的过山车现象是期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然后形成短期暴跌。近几个月发生的过山车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9.11事件以来,代表国际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水平的CRB商品指数从182开始持续上涨,2008年7月达到614,涨幅高达340%,部分商品价格涨幅超过10倍。然而,随着金融海啸的爆发,仅仅两三个月,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工业产品(基本金属和能源)的价格就下跌了60%以上。显然,很难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预测和衡量来解释大宗商品价格过山车的异常现象表现出金融市场的独特属性。

1.了解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

近年来,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不仅使人们对商品产生了强烈的投资需求,而且产生了商品的金融属性。如果人们预期价格对下一个产销周期商品生产能力的反向调整的跷跷板作用(经济学中提到的蜘蛛网效应)不足以缓解供需紧张,他们将开始囤积商品人为,导致供需关系更加紧张,商品价格将突破固有范围,对新高度产生非理性影响,泡沫破裂后,非理性暴跌。这种价格表现为金融属性。从狭义上讲,商品属性是指反映商品供需关系的经营或趋势,金融属性是指利用金融杠杆进行投机的行为或现象;从广义上讲,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属性。大宗商品价格主要由期货决定,标准化合同,标准化合同,期货市场的结算制度。日限制制度、强制清算制度和日常无债务制度与存款制度、仓单融资功能相结合,构成了货币融资的有效信用体系。二是投机属性。商品期货市场的存款制度和对冲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投机者。越来越多的生产和价格上涨现象难以从供求关系分析中理解,这实际上是国际基金投机的结果。第三,地缘政治属性。不难看出,世界上有些人分享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因为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商品。因此,它涉及到更复杂的政治方面。第四,定期证券的市场属性。从宏观证券理论的角度来看,股票属于股票证券,而商品期货和期权属于定期证券。与股票市场旨在提高企业间权益或资本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同,定期证券市场更多地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定期流动性有关,旨在提高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定期流动性。大多数商品要与微观影响因素有关,而金融属性主要与汇率、利率、出口退税率等宏观影响因素有关。与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不同,原油作为对世界经济贸易影响最大的商品,与世界金融形势密切相关,使原油成为准金融商品。

2.从当前原油期货市场博弈来看,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

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剧烈的动荡,越来越多的基金从糟糕的股市中撤出资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不断提高全球通胀水平,开始引起全球关注。6月初,各方对高油价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欧佩克认为供求基本上是平衡的,但美国表示,这不是操纵,而是供求问题,结果是争议。美国监管机构CFTC于6月10日向国会提出没有迹象表明市场交易员联合推高原油价格,供求失衡导致最近原油价格上涨,投机者没有责任。美国国会举行了至少20场关于原油期货市场投机的听证会。随后,在舆论大力宣传中国需求因素和高盛不断提高原油预测价格的背景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直接达到每桶150美元。然而,7月22日,参议院突然通过提出的停止能源期货过度投机法案,表明美国政界突然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否认了过去原油价格没有过度投机的判断。原油期货终于正式下跌。7月底,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解除近海石油开采禁令。8月6日,CFTC突然宣布,一家持有3.2亿桶巨额原油期货头寸的超级投机者隐藏在商业(套期保值)头寸中,原油期货投机者占很大比例。原油投机多头意识到他们将面临监管压力,因此他们继续恐慌。由于美国国会不断对CFTC施加压力,要求其在9月10日公布对指数投资者和场外交易对商品市场影响的调查结果。从7月份油价创下历史纪录到9月初,商品指数基金多头出售价值390亿美元的原油期货合同,导致原油价格暴跌。作为整个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风向标,原油期货推动了能源、金属和农产品的同步下降。由于前所未有的强劲下跌势头,高杠杆率不断打击世界各地的投机多头。由于保证金不足,多头紧急从世界各地转移资金(包括大量石油生产商的石油美元),接近美国市场,幻想下跌后会回升,但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一层一层,一步一步下跌,使各种资金流入空头账户。10月,在全球风险厌恶意识和去杠杆化浪潮下,空头头寸增加了压力,全球金融市场进一步恐慌。以神秘的维多能源集团(据说美国,日本是维多的幕后)为代表的空头力量成为金融海啸中最大的赢家,赢家将大量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创造了美国国债投资热,吸引了主权财富基金等全球战略投资者(中国也连续几个月增加了数千亿美元),增加了外汇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加速了美元的上涨,从而启动了美元计价商品价格的通货紧缩周期。国债热也表明,通货紧缩可能会到来。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