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废除中医的动机和结果是发展西医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鲁迅、郭沫若等是第三个方面的代表。鲁迅和郭沫若都有在日本学习西医的经历,后来他们都放弃了医学。在他们早期的作品中,他们都表现出对中医的不满甚至批评。鲁迅从1902年到1909年在日本学习。在日本期间,他觉得日本维新主要起源于西医,所以他于1904年进入日本仙台医学专业学校学习西医。西医的影响,加上他早年在家乡何廉臣在家乡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的一些荒谬的事情,以及他父亲对中医治疗无效的痛苦记忆,引起了他对中医的不满。因此,他在《呼喊自我秩序》和《父亲的疾病》中严厉批评了中医,并发誓永远不要看中医。郭沫若于1914年前往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习西医。因为他所学的西医是西方现代科学的一部分,所以他钦佩西医的思想倾向。这种态度不时在他的言论中流露出来。即使在1944年,郭沫若也在《新华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医科学的文章。他指出:首先,我们应该对中医进行‘再教育’,我们需要学习所有的西医教程才能行医。这只是(中医)文献中的一个问题,与行医无关。如果我们不在医学院做必修科目,我们只需要有抱负的人作为研究问题。这意味着中医理论没有临床指导意义,应该被搁置。他还说:中医治愈的疾病无论如何都是自己治愈的疾病。鲁迅和郭沫若代表中国社会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对西医的尊重和贬低与他们早年直接学习西医无关,但这也与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医疗事业的繁荣和本土化对中医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无关。
上述各方面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质疑和批评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最终上升到国家意志。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种废除中医的政府行为,这当然也引起了中医药界的斗争。第一次发生在1912年7月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之后。会议制定了《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决定在大学里设立医学、医学和药学。11月,根据这两项法律法规,教育部制定了具体的医学专业学校规定和药学专业学校规定。医学有48个科目,药学有31个科目,但没有中医的内容。1913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大学规定》。医学分为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医学专业有51个科目,药学专业有52个科目。只有药学专业有中医和实习专业。这表明,除了中医两个正式的科目。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医药界的强烈抗议。从1912年底到1914年初,上海、福州、广州、南京、香港等地的中医药界人士组织成立了中医药集团,创办了中医药出版物。理论上,他们呼吁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并在实践中通过开展中医药教育等活动与政府作斗争。第二次废除中医药的政府行为发生在1928年底至1929年3月。1928年11月11日,南京市国民政府设立卫生部,下设总务、医疗、保健、防疫、统计五司,中央卫生委员会设计审议机关。12月1日,政府公布了国家卫生行政制度大纲,规定省卫生部、市卫生局、卫生行政制度正式建立。这一新的卫生行政制度仍然排斥中医药。1929年3月23日至25日,国民政府卫生部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卫生委员会,共有5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讨论了40多项议案,涉及中医药的议案有4项,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医学联合会上海分会主席余云秀提出的《废除旧医药,消除医疗卫生障碍》。余云秀在提案中提出了废除中医药的四个原因,并说:老医生一天不消除,人们的思想一天不变,新医疗事业一天不上升,卫生行政一天不能进步。。可以看出,他对中医药的反对态度是坚定的。会议对这四项提案的处理结果为:A,旧医疗登记限于中华民国19年底;B,禁止旧医学校;C,其他非科学医学宣传品,如禁止新闻杂志和报纸介绍旧医学,由卫生部试图用相机进行。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余云秀提出的相关中医建议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引起了更大的抗议活动。
综上所述,随着基督教在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西医教育或西医惠,人们逐渐消除了对西医的恐惧和误解。从人民到官僚,从社会到国家,在接受西医、学习西医、效仿西医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拒绝传统中医,不断提出废除中医的主张,甚至上升到国家行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来自中医行业的斗争,他们为中医的生存而奔波。然而,这仅限于中医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关心疗效,似乎不太关心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事情,如政策和科学。因此,在这场废除中医和维护中医的斗争中,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废除中医最终占据了上风。政府废除中医的动机和结果是发展西医。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中国政府的快速发展。这一弃旧从新的过程,也是中国医学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三中国建立了现代医学体系。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