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解读中医——浅谈中医之难(二)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一九二九年,余云正式提出要废除中医。首先,在1920年至1920年期间,中医药学的注册在1920年之后,不得登记。所以你就少做一件事,以后也不会有中医。二是取消一切中医馆,取缔有关中医报刊杂志。你们的宣传机构,我不能让你们拥有,你们不能再和老百姓说中医可以治病,不要说打广告、出杂志。还挺厉害的,干的很出色,想得很周全,想一把中医全部干掉。

一九二九年二月,他提出一大批问题,三月份,卫生委员会通过了正式废除中医的法案,并将其公之于众。同时,全国医学联合会也成立,以对抗中医团体的激烈斗争。

那个时候,中医老人家有许多技术精湛的人,他们水平很高,能力也很强,当时组织了大约200多个代表来上海请愿,然后去南京请愿,控告不能废除中医,要求国民政府取消这个议案,态度十分激烈。国家政府则置若罔闻。请愿团说,取缔中医学,是要致国民于死亡,因为在那时,中国的西医很少,能够看西医的人也不多。那时普通百姓的医疗条件十分堪忧,如果没有广大的中医,中国老百姓肯定不会有医保。因此中医学的真正价值不在西方医学之下。而提倡中医学就是防止文化侵略,提倡中药就是防止经济侵略。70年前,这些人说得多有洞察力!人所共知,西药很贵啊,而我们中医正是具有简单易行的特性。这件事中,余云以及他卫生部门的人用针锋相对的方式,在各大报纸上,就各自成立的医师会和中医上访大会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此时,消灭中医学已不再是学术问题,而是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充斥着火药味。

请愿小组在请愿的过程中,四处寻找,有趣的是他们发现了孙中山之子孙科,汪精卫为行政院院长,汪精卫为行政院院长,汪精卫领导的行政院决定废除中医学,并且孙科的立法会起草了一条中医学条例,允许中医学得以生存。汪精卫说,立法院不取消《中医条例》,我就辞职,我当行政院院长,威胁孙科,然后孙科就说,你那个取消中医议案不取消,我就不当立法院院长,这个《中医条例》很好。每个人都在争吵,政府的里头也出现了冲突。

此时,有些所谓的中医,如当时著名的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直接说:“你说中医不科学,用什么来看科学?”从治疗效果看科学。他说你要找12个病人,西医先选6个,其余6个给我。咱们同时来治疗,看谁能治好,谁治得快。嗯,汪精卫一听,中医,西药,打打擂台这个也不错。所以每找6个病人,中医治疗6个,西药6个。牵着骡子出去遛马。孔伯华老先生分的病人,是高烧、哮喘、呼吸系统急症。这6个人都是人家西药挑完了,想难为情。想不到老人家几副药,6个病人都治好了。现在西药也没有看到任何疗效,而且这边的病人已经全部出院了。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整个中医学界的热烈反响。

就是此时。汪精卫的岳母患有细菌性痢疾,一天有无数次大便,白痢下,肠粘膜被拉出来,有老拉不出来的感觉,叫里急后重。老妇人痛苦不堪,找西药,无法治愈。诸药皆可。著名的医学家施今墨说,我会告诉你的。施今墨是个谦和的人,他很少把话全讲完,但这一次他表现出了中医的真谛。他把脉完毕,开了十副药,转过身去。汪精卫岳母心急如焚,说老先生我吃完这十副怎么办?施今墨一扭头说,两副药止住拉肚子,五副药你吃什么都正常,十副药吃下去,你就没事了。说完了,就去吧。十天后就不用我说了,十副药服下就活蹦乱跳地跑来跑去,好啦!一众医束手的病叫中医治愈,从此汪精卫不再说话,一句话也没说。

中医学这一术语在法律条文中真正出现的是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医条例》。中医法允许中医药学自行开办,准许开张。只是学堂或私塾,而非公学,但这样一条规定,最终使中医学得以延续。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关于中医学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废止”论战。这个废寝忘食的争论我们中医不是靠请愿,而是靠实力来赢得自己的生存。

但这场辩论,是一个循环。国家政府已经制定规章了,问题就解决了吗?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一九三六年颁布法令,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偏安重庆,哪有功夫管中医?这批中医人也没有功夫自我发展,在流放、战祸中,用自己的手艺给百姓看病。在红军长征中,医师也是以中医为主。抗战期间,军队的医师也多用中医学。那时,山东有一位名叫刘惠民的名医,解放后任山东省卫生厅厅长,曾跟随毛主席两次出访,是毛主席的一位医术。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南巡,到天津得了重感冒,全身酸痛,不能动,发烧,请许多医生看病,毫无疗效。毛主席还是不愿吃药的,到了山东,刘惠民老先生,开了两副,花了四毛钱,吃了这两副药,病好了。这也是周恩来总理多次提到中医的优点。刘惠民先生不仅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医术很高的大夫。中医学在革命战争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接着又开始了解放战争。不久全国解放了,共产党掌管新中国,国民党那套中医法规肯定没用。那时,余云老先生还在世,他再次提出要改造中医,他并没有提到废除中医,而是要改造中医。如何改造?一切中医学都要学西药,学西药再回来看病。这句话如果只是说一句话,偏偏是当时卫生部的个别领导人,比如当年红军的卫生部部长贺诚,后来的卫生部部长、卫生部的部长。这是他赞成的,他说过要重新改造中医,不能要。您看,中医的日子又不好过了,那时有一批老中医就是在50年代初送进医学院读书的。年长的中医认为要想行医,必须去医学院学习,学习5年。完成学业后成为医生。此时中医面临的压力确实很大。

共产党的威信在全国百姓心中是至高的。这个时候,转机出现了,毛主席说,中药是一个大宝库,现在不是中医的西药问题,而是西药的问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全国中医西药。贺诚退位,写了很多检讨。也曾说过,中国可以对人类有所贡献,中医也可以算作一种。真正的领导者。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周总理在全国举办了许多西学中班。首先是施今墨、孔伯华等老先生上书毛主席,说啊,要办中医学校,周总理接见了他们,然后又组织专家来讲学。一九五六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写信、任命书,全国已办了好几所中医院校,有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等。一九五八年,各省几乎全部建立,全国全部建立。这就是说解放后,不仅不遗漏您,而且将中医学放在扶植、扶助、扶助、要您占据这个位置,此时,中医才真正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