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我在新冠肺炎疫情援助武汉期间受益良多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9-11 09:00:04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疏导能力。

护士面对不同病人、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时段,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性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在疫情爆发期间非常普遍,尤其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而言,特别容易形成焦虑、抑郁、恐惧、甚至绝望等负面状况。第一次抵达驰援医院时,本人及其他护理员大都以焦虑、恐惧、无助等负性情绪为主,特别是面对死亡病人,力不从心对我们的情绪、心理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并波及工作积极性和自我认可度。对于以上问题,本人与团队内其他护理人员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心理疏导,提高了情绪管理能力:

(1)正确认识自己在心理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团队为我们安排了专业教师的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微信交流来评估自己的心理状况,并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我刚开始驰援工作时,由于对新冠肺炎防治知识认识不足,加之不熟悉驰援医院的设备.工作流程等,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如担心工作中因操作不当而出现错误,对病人的健康有不良影响,也会担心自己不能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同时也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质量不高给医院和团队带来的坏口碑。这样的消极情绪会带给我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影响工作的质量。精神咨询师发送90个症状自评量表(SCL-90)[5]和简易应对方式(SCSQ)(SCSQ)[6]评估我们的心理状态和压力应对能力。反馈结果显示SCL-90患者中,我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等因素上的平均分较低,而SCSQ对正向和负向应对的分数都低于全国常模水平,表明本人在驰援工作初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面临压力时的处理方法也会有一些问题,我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对心理疏导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仍处在焦虑不安之中.忧郁的负性情绪不能自拔,不知道这些负性情绪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就不能改善这种状况了,甚至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局面[7]。

(2)重视并致力于完成对管理小组和心理辅导人员的心理干预课程:专门人员每天在管理小组内发送关于疫情的官方报告,不可听信谣言,也不可传谣,并透过主流媒体宣示积极主动的典型事例,通过录像带,鼓励我们的护理员利用录像带来记录及分享工作与生活。部分隔离护理人员每天都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体检和心理交流,在微信群里,大家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和趣事,相互鼓励,加油,加油,用工装写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必胜”等字样,画出有趣的图案,提高工作热情,建立战胜疫情的信心。每天,心理咨询员都会通过手机语音或视频对我们的护士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教我们如何去消除那些不好的情绪,我们会按照这些方法来管理精神和情绪,比如唱歌.听轻音乐.看幽默录像.听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家人视频聊天等等,用写抗疫日记的方式记录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后,心理咨询师再次对自己和所在的护理小组进行SCL-90和SCSQ评估,结论:两个问卷都有显著的提高,负性情绪有显著降低,压力应对方式更积极;结果表明,对护理人员早期、后期SCL-90及SCSQ评分的变化情况见表2.表3。

(3)合理安排生活起居,确保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作息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在武汉支援期间,全体医护人员不可能保证按时休息、准时起床,但休息时间尽量保证自己在有限时间内有充足的睡眠。做完消毒工作后,先把知识整理整理,经验分享给大家,当天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一下,并且执行必要的心理排解措施,例如聆听舒缓的音乐.看幽默录像.和家人录像等等,这些必要的工作都做完了,尽量放松心情,让自己处于放松状态,这对高质量的睡眠尤为重要,也是后续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若得不到很好的睡眠,体力就不能恢复,精神上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加,在救护工作中很容易因精神不集中而导致失误。所以,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必须具备的能力。食疗上,驰援医院与饭店为我们提供了营养均衡的美味大餐,让我们在工作之余获得能量和营养的补充,进一步增强免疫力,保障个人安全。

我在新冠肺炎疫情援助武汉期间受益良多,不仅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在心理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发展。第一,面对紧急情况,护士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不足,往往缺乏经验,难以应对;但在管理团队的良好组织与领导下,具有“舍小我,为大我”的理念,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首当其冲,遵从管理层的调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能高质量地完成培训考核工作,在自我学习、自我监督、经验共享等方面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工作能力,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尤其重要。与此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管理能力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优质完成的前提和保证,护理员应正确认识自己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努力改善其状况,让自己保持坚强的心智,积极面对突发事件,全心全意投入到医疗救援工作中,给更多病人提供援助。我相信这份工作的经验所得,将成为本人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对本人的工作能力.心理、情感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