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基层医疗机构收费项目的合法性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2-09-26 09:00:00

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规范其财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集中核算。在实行集中核算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业务,由独立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外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以规范管理、统一账户、分户结算为原则,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种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的现状有如下特点。

1.1加强预算机制,落实责任。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全面收支平衡”的预算管理办法。要把预算、财务管理职责层层落实到各部门,通过会计核算与预算的衔接,实现了强化财务监管和会计监督,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1.2合理划分收支,体现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这些构成内容清楚地反映了补助资金的流入渠道。依据基层医疗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定位,在“医疗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了“公共卫生支出”二级科目,与此同时,政府将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安排预算的补偿机制,将政府所承担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费用纳入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科目,单独列出。

1.3规范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要求和补偿机制,不要求实行权责发生制成本核算,不需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提取修购资金。对各类收支进行合理划分与核算,防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控制财政风险,保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1.4与绩效工资的执行相结合,设立奖惩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资金设立奖励基金,规定实施核定收支等预算管理方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终了对核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后,奖励基金可以按企业收入和支出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绩效工资的实施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奖励。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和服务医改。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方面的优势。

2.1集中核算能够客观地反映基层医疗机构的会计收支活动,既可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的合法性,消除乱收费现象,也可以促使他们严格遵守“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确保所有收入及时、足额入库、防止隐瞒,拦截、挪作他用,对于杜绝违法违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招投标制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金融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

2.2集中核算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和完善各种财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账实相符。

2.3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采用电算化会计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业务更加专业。并通过设置权限等手段,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较好地落实了《会计法》中关于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的相关制度。与此同时,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独立于基层医疗机构之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会计能较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中心是预算单位管理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成功地实现了资金集中核算和全面监管。但是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所所处的各个基层医疗机构经济业务都有其特殊性,在实行集中核算后,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3.1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核算后,外部财政监督有所加强,但内部牵制机制有所削弱。它把记帐、算帐、报帐等工作集中到会计集中处理,但反映经济问题的实体、资产、合同等仍分散在单位内,使单位财务管理脱节,削弱了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

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业务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代理核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设会计岗位,仅有一名财务联络人。企业财务状况知情面的范围缩小,财务负责人一支笔审批,财务支出不公开透明。尽管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代账时也履行监督职能,但由于其毕竟处于单位外部环境中,对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无法把握,一些复杂的问题也很难分辨。象某些会计业务会计一样,只能确认票据的合法性、合理性,不能辨别票据的真实性和经济事项的真实性。有些单位以票据如住宿、会议、印刷品、维修及服务等名义列支的其他不正当开支,即使发现上述违规列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和精力,仍难以进一步深入调查。

3.3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利于责任划分。中央账务中心经办会计远离基层医疗机构经营管理现场,不能了解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情况,每天面对大量票据,无法深入地研究分析其真实合法性。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前提条件是:资金三项权利不变,但集中核算单位仍要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实行集中核算。而且不参与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不了解经济业务实质的中央经办会计,往往陷入一种困境。在会计信息失真或会计漏报等情况下,会产生会计核算中心与会计单位之间的交叉、责任不清。

4.针对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健全会计岗位责任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会计档案的管理与维护、单位收支管理、绩效考核、奖惩等制度。

4.2实行财产物资清查制度,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产管理人员进行物资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并落实责任制。同时指出,金融部门还应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产物资的检查和监督,最大限度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3为统一、可行地确定经费支出标准,尤其是在奖金、加班费、津贴津贴等方面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对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开支金额大的项目,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方能实施。

4.4建议建立远程账户处理制度,可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联络人员登录到该机构的财务处理系统中,进行有关操作和查询,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使各单位能够及时了解财务收支,促进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