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绿色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一、征稿栏目
(一)奇数刊栏目设置
1.美丽中国建设:园林与景观。刊登园林科学、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园林工程、景观工程等方面的
论文。
2.资源与产业。刊登农业、林业、土地、动植物等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
保护方面的论文;刊登农林产业规划、经营、创新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方面的论文;刊登植物研究、
植物保护、森林工程、林业工程等方面的论文。
3.园艺与种苗:刊登果蔬、花卉、苗木等农作物栽培、种植,以及土壤、种子、肥料等方面的论文。
4.地理与规划。刊登地理科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论文。
5.绿色发展研究:经济与管理。刊登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农林经济、旅游经济、资源经济、环境
经济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论文;刊登双碳发展、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
咨询等方面的论文。
(二)偶数刊栏目设置
1.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与生态。刊登自然系统、地表系统、生态系统、大气系统、生态工程、生态
控制、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2.环境与安全。刊登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安全科学与工程、森林安全、作物安全、
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论文。
3.能源与节能。刊登能源科学与工程、节能科学、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太阳能、生物能、
地热能等方面的论文。
4.信息与技术。刊登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测量工程、GPS、GIS、RS技术
以及网络工程技术方面的论文。刊登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工程、汽车工程
等方面的论文。
5.绿色创新研究:工程与技术。刊登材料科学与工程、绿色材料、新型材料、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论文。
刊登工程技术、工程设计、绿色工程、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等方面的论文。刊登地质工程、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探测技术等方面的论文。
二、征稿对象
欢迎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推广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
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积极投稿!
三、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80字以上),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的版面字数)应不少于8000字(5个版面),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件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
(1)图书或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或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译文的著录格式为:①作者.论文译名.译者.见: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②作者.论文译名.译者.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4)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为: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5)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时间;
(6)会议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见:会议录主要责任者.会议录题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页码;
(7)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查阅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四、投稿约定
1.来稿切勿一稿多投。编辑部收到稿件之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回复作者。全部稿件将送专家审阅。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收到审稿回复(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确认。
2.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需征得作者同意。
3.来稿一经录用,将按规定酌情收取一定的版面费。
4.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贰册。
5.本刊已许可有关合作单位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并由互联网传播全文,不存在相关著作权使用费用问题。作者向本刊提交论文发表的行为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