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主页 > 学术期刊 > 全球传媒学刊 > 全球传媒学刊投稿要求

全球传媒学刊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全球传媒学刊》欢迎所有探讨新闻与传播、传播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国内和国际学者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本刊采用“同行匿名评审”制度。来稿将由编辑委员会先作初审,初审通过后将交由两位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匿名审稿。通常在收稿后三个月内答复是否采用。匿名评审结果分为三种决定:(1)接受;(2)修改后重新提交;(3)拒绝。

投稿文章应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通常字数不多于15000字。为保证匿名审阅的公正性,请勿在正文中出现可能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本刊严格禁止一稿多投。

详细文章格式请参阅以下体例。

一、封面

1.中英文论文题目。

2.作者(包括译者、校者等)信息:中英文姓名,工作单位,职称,研究领域,地址,电话,电子邮箱。

3.作者姓名与工作单位提供英文译文。

二、摘要

1.中英文摘要:简述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结论。中文摘要为200字以内,英文摘要为450字以内。

2.中英文关键词:要求3~5个。

三、正文

1.标题:

(1)文章标题居中。

(2)文中标题最多分为三级,格式为:一、(一)1.

2.段落:

(1)中文:宋体,五号字,每段段首缩进2字符。

(2)英文:Times New Romans,12号字,除各级标题下第一段外,每段段首缩进 4字符。

3.引文:参照APA第6版格式。

(1)直接引述内容:须置入双引号中,并在小括号中注明引文出处。

 例:“······。”(Smith,2001,pp.5-6)

Smith 曾指出:“······。”(2001,pp. 5-6)

(2)间接引述内容:不用双引号,须在小括号中注明出处。

例:有观点认为······(Smith,2001)。

Smith(2001)认为,·····。

(3)如引文有多个出处,一般按出版年代顺序排列,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以往的研究发现······(Smith,2001,pp.5-6;Wu,2007;Zhao,2012)。(4)如引文为转引,需要标明“转引自”,以分号隔开。

例:有观点认为······(Sun,2005;转引自Wu,2007)。

(5)如引文文献来自两个作者,请用“&.”连接;三个及以上作者是,用第一作者 et al.。 例:以往的研究发现······(Sun &.Zhao,2010;Wong et al. , 2009)。

(6)如引文文献来自同一作者不同年代作品,按出版年代顺序排列,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研究发现······(Zhao,1998;Zhao,2010)。

(7)如引文来自除英语外其他外文著作的英译本,应依次标出原著作和英译本的出版年份,以“/”隔开:

例:有研究发现······(Bourdieu,1985/2002)。

(8)如果引文超过4行,可以上下各空一行,另成一段。用五号楷体(中文)或Times New Romans 12号字(英文),无须双引号,段首不使用缩进,段落夜体缩进4字符。

4.图表:

(1)图表标题按顺序统一标为“图1 xxx/表1xxx”,图题置于图下方,

表题置于表上方;注释置于图表下方。

(2)图表一般置于文章当中,但如果长度超过一页则置于参考文献之后的附录部分。5.翻译:

外文专门词汇如地名、人名,在第一次出现时需在中文译名后加小括号注明外文原名及必要解释。

经典著作作者外文名如果已经有约定俗成的译名(如麦克卢汉),则在第一次出现时需加小括号注明外文原名。

除经典著作作者外文名外,一般外国作者、学者名字直接保留英文名,不作翻译。

四、注释

1.如果使用注释,在文中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

···进行上标。

例:对于这一观点有争议。①

2.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标题使用五号楷体字,居左顶格;内容使用“①②③······”格式,宋体小五号字,按照与正文中标号相对应的顺序排列。例如:

注释

①注释内容可以为作者要补充的观点。

②注释内容置于参考文献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