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主页 > 学术期刊 > 新闻记者 > 新闻记者投稿要求

新闻记者投稿要求

2024-11-9 10:30:00

一、来稿基本要求

1.投稿文章需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

2.图书出版、影视艺术传播、广告、公关方面的研究暂不列入本刊选稿范围。

3.所投稿件不得有抄袭、剽窃等问题,也不可一稿多投,否则一经发现,本刊将公开谴责并拒绝相关作者之后的投稿。 

4.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xwjz@sumg.com.cn,并在标题注明稿件标题及作者、单位。

5.为便于专家匿名评审,请不要在正文中出现任何作者及相关课题信息。可在邮件正文或另附附件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附件请用Word文件。 

6.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不超过1.5万字为宜;其他文章尽量控制在7000字以内。 

二、来稿处理流程

1.请勿一邮多稿,也不要重复投稿,否则可能被认为是垃圾邮件,得不到及时处理。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会在15个工作日内反馈初审意见。 

3.通过编辑部初审的稿件,我们将送相关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专家评审意见一般在2个月内给到作者。

4.专家评审意见分为略做修改后发表、做较大修改后重审、不同意发表等。收到退稿意见,作者可另投他刊。“做较大修改后重审”的文章,需在提交修改稿的同时附修改说明。

5.经专家匿名评审通过的稿件,将提交主编终审。终审通过后本刊将择期发表。

三、本刊引文注释规范

为与国内外学术期刊接轨,方便广大作者投稿,本刊从2020年第1期开始使用新版引文及注释格式规范,请作者投稿时予以参照。

(一)注释(Note / Notes)

注释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解释等,采用文后尾注形式。在文中需要说明的文字处插入尾注(依次上标阿拉伯数字序号1),文章末尾序号1对应的文字即为该处注释的内容。

(二)参考文献(Reference / References)

1. 参考文献为文章资料的引用出处;

2. 参考文献标注方式:

(1)正文中的引文(直接引述与间接引述)采用文中夹注形式,基本格式为(作者,出版年代:页码)。

引文如为著作,夹注中务必交代具体的引用页码,但是文后的参考文献信息中不必交代页码;引文如为期刊,夹注中不必交代页码。

(2)同一作者同一年的多个文献用a、b等区分,如(××,2016a)(××,2016b)。

(3)如引文作者超过三位,可只标注第一作者,其姓名后标注“等”(英文用“et al.”)。

3. 文末参考文献按顺序列出正文和注释曾引用的文献,不同语言文献排序为:中文文献(包含外文文献中文版)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和外文文献作者均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作者不详或机构作者时,按其英译首字母排序)。

4. 中文参考文献用中文全角,英文参考文献用英文半角。

5. 如果是报刊上的文章,没有具体作者,可以用报刊名称作为作者;

6. 具体范例可参考本刊论文或查询本刊微信公众号。

四、特别提醒

1.因经费有限,本刊对部分特约稿件支付较高标准的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2.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合作费用等。网络搜索发现有人冒用本刊名义,声称可代投稿、保证发表等等,都属骗子。望各位作者周知。

3.本刊唯一官方网站为 http://journalist.news365.com.cn,xwjz.eastday.com是本刊早年与东方网合作的官方网站,现已停止更新。包括http://www.xinwenjizhe.cn 等网站均与本刊无关,请各位作者读者明鉴。

4.我们尽量做到来稿必复,并在承诺的时限下尽量加快审稿和反馈速度。但是,一些明显不符本刊要求的稿件(如文学性稿件、一稿多投、一邮多稿等),会被作为垃圾邮件处理。另外,为保证稿件得到及时处理,不建议直接投寄编辑个人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