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刊已启用在线稿件管理系统,请登录我刊网站www.iplast.cn进行投稿。
2. 本刊正常稿件审稿周期是两个月,加急稿件审稿周期是三周。
3. 稿件首先经过编辑部初审,通过编辑部初审后将送外审,并需收取外审审稿费;如外审结果为不予录用的,审稿费亦不予退还。
4.投稿后,关于稿件的最新状态请登录在线稿件管理系统或塑料工业APP查询。
5.请在我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并阅读“《塑料工业》版权转让协议及投稿承诺”。
6.我刊论文模板可在我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7.受版面限制,稿件的总字数控制在字8000左右为宜(文中的插图和表格所占空间折合成字数),一般为4~5页。
8.杂志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等均按GB/T 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
9.投稿文章编写格式参照国家标准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关于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10.文章中所用到的量、单位及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11.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我刊文后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标准常见问题可在我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12.来稿一经采用,即按篇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2本。
联系方式
-
官网地址:www.iplast.cn
- 投稿邮箱:slgy@bluestar.chemchina.com
- 联系电话:028-85570801、85558516
- 杂志社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数据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热门评论
杜*** :
6月27日投的,邮件电话催了快10次了,现在审查修回稿件,从1月5日到现在一直在审查修回稿件,期间催过一次,都一了!!!!!哎。。。。
2024-04-13 22:53:56
东*** :
若通过初审及外审,有修改意见,那好好修改录用率很高,审稿意见非常专业中肯,对稿件的帮助很大。录用的稿件刊出比较慢,大概要一左右。可以加急,费用要贵些。
2023-01-13 08:58:36
万*** :
塑料工业杂志的审稿过程较快,编辑部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意见具体,有针对性,最重要的是容许作者对审稿人意见提出异议。审稿专家意见也相当给力,审稿流程比较很规范的,属于同类期刊中较权威的期刊
2022-09-21 02:53:19
颛孙*** :
塑料工业杂志审稿速度较快。审稿流程很透明。编辑部老师人很好,声音很亲切。编辑认真负责,注重细节问题,包括标点符号均会提出意见!!据说审稿专家大部分是院士博导级别的人,审稿意见很专业也很有挑战性。
2022-07-19 01:32:14
司徒*** :
塑料工业杂志审稿速度还比较快,很快就有消息了。整体来说,外审老师给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编辑部老师人都很好,非常亲切乐意帮助我解决问题。是一个挺好的期刊,给个大赞!
2022-03-02 11:15:30
幸*** :
投出后三天左右安排外审,每一步进程都可以在投稿网站上看到,外审了一个月左右,然后编辑处理几天后要求退修,修改稿提交后当天就录用了,整个投稿过程中没有询问或催促过编辑部。
2022-01-25 05:43:17
郎*** :
塑料工业编辑态度非常好,11月初投稿,中旬回审稿意见,7天后返回修改后的论文,12月中旬通知录用的。修改意见也很认真,从中学到不少,对我下次完成文章提供不少帮助。
2021-12-19 22:44:00
葛*** :
7月7号投稿,第一次退修是10月24号,3个月左右打电话问的,有专家拒审,换了专家,所以审稿时间略长。专家意见修改后再审,11月22号,编辑退修,基本已经录用了,中间经历几次小修改,12月6号状态改为已发表......现在塑料工业审稿速度不算慢了,编辑很负责,杂志很好!
2021-06-22 03:33:24
常*** :
期间修改了几次次被发表,非常感谢审稿老师和编辑。中途要求编辑部发送接收函,很快就答应了。态度很好。对文章问题点的修改也做了详细的批注。审稿老师也是够专业的,对文章帮助很大!值得推荐!
2021-04-27 11:11:49
满*** :
投了这个杂志很快被拒,被拒的理由让我不太明白,它的理由是:1文章过于专业;2相比前人的成果进展太小;对已知现象的重复实验。
2021-02-26 14: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