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
一、征稿范围
主要刊登范围:重点刊登地质灾害发生发展机理、成灾模式与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链及风险评价、调查/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空天地一体化早期识别和普适型监测仪器研发,重大工程沿线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刊物主要面向国内工程地质学科发展、地质工程建设、技术方法创新、地质环境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院校教师、研究生及科技人员。期刊最初定位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野外工作者。是我国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别是地质灾害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地质学类权威性刊物。
二、征稿内容
理论研究与调查评价栏目:重点针对单体单灾分析研究与调查评价;.
技术方法与防治工程栏目:技术方法,是指勘察、监测、防治等具体的技术方法,不是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这是业界约定俗成的共识;
综合研究与区划栏目:对多灾种综合研究、区域性灾害研究和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价与区划。
三、稿件要求
(一)稿件结构要求
0 引言(Introduction)
以简短的文字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作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即前人研究进展的综述),说明本研究与前人研究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该文的概貌,起导读的作用。基本内容应包括:
(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研究背景);(2)国内外对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并指出存在的问题);(3)强调此项研究工作拟解决现有研究中存在问题中的哪个问题,以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4)适当说明研究假设。
1 材料与方法(Methods)
这是论文的重要部分。重点阐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什么做研究(即研究所用的材料),二是怎么做研究(从事研究所用的方法)。如果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前人的,或者即使有所改进,也必须标注参考文献。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以试验研究方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1)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针对基于地质调查的研究论文,可将第1节设置为“研究区地质背景”,其内容包括:(1)野外调查工作和试验室测试所用的技术方法或技术手段(野外工作技术路线),开展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量);(2)所得到第一手资料情况以及开展综合研究所应用的基础数据(包括利用前人已有数据)情况;(3)室内综合研究所用的方法(技术路线)。
2 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主体部分),主要论述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什么数据、规律和发现等(可包括试验和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或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结果内容的表达:(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结果的写作应注意:(1)按试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3 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研究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讨论的内容包括:(1)对试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2)评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3)试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5)本研究还存在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4 结论(及建议)(Conclusion)
这是论文的精髓部分。要回答研究出了什么,主要内容应包括:
(1)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即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2)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与以前以发表论文的异同,在理论与实践上意义;
*(3)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结论不是摘要的简单重复。结语部分文字要简洁,逐条写出,3~4 条为宜。
(二)稿件内容要求
(1)论文标题需明确、精练,体现创新点。具体要求:
● 阐述具体,用语简洁。题目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
● 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 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创新点,高度概括,一目了然。
(2)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需注明资助项目来源及编号。
(3)作者一般只列出主要参加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附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学历,职称,主要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
(4)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通过阅读摘要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也可适当增加背景和意义,5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基本一致,可以适当扩充。关键词5~8个,要严格筛选,选用实词,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具体要求:
● 目的(objective):阐述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适当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不足,指出你的论文工作要解决存在的不足中的什么问题);
● 方法(methods):说明论文采用的主要手段(方法),必要时介绍使用手段的方式;
● 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得出的主要结果,得到了什么数据、规律和发现等;
● 结论(conclusions):说明研究结果有什么含义、影响和意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等)。
(5)全文一般不超过 10 个版面(包括图、表)。
(6)论文需符合科技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
(7)正文采用 3 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2.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 “2.1.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8)提供必要的图表。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采用国际标准符号。图件采用通用制图软件制作,单栏图宽不超过 8 cm,通栏图宽不超过 16 cm,图面内容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图面清晰,图中内容要与图注和正文叙述相符。中、英文图表名齐全,图名置于图件之下,表名置于表格之上。
(9)论文要突出反映基础和试验数据,对前人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或不足要进行充分的总结、分析。
(10)参考文献遵循“最新、关键、必要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正文中用“[ 1 ]”或“[1-2]”在引用处标注。所有文献需用信息资源原语种著录,中文文献需列出英译文。
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四、稿件录用
(1)本刊只接收网络投稿,投稿网址为http://www.manuscripts.com.cn/zgdzzhyfzxb<。
(2)自收稿日起 3 个月内,编辑部通知作者稿件处理结果。退稿不附详细意见。
(3)作者收到修改通知后 2 个月内返回修改稿。逾期(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视为自动撤稿。
(4)期刊不收取审稿费,按规定收取版面费和支付稿费(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每篇论文赠送当期刊物 2 本。
(5)为了保证期刊正常出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收取版面费,需要由作者或其所在机构、基金资助项目等支付。如果作者确无课题经费支付版面费可申请减免。申请方式:作者提交经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盖章的书面申请,并提供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电话,编辑部经确认后即可减免。
论文出版版面费收费标准为:每面收取300元;加急论文出版版面费收费标准为:每面收取600元。
五、声明
作者应对所投稿件拥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且文责自负。作者应保证稿件未一稿多投,且保证我刊的首发权。稿件一旦被本刊录用,作者即将论文整体及附属于论文的图表等可许可使用的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转交给本刊。许可期限为论文著作权的法定保护期,许可地域范围为全世界。作者依著作权法行使上述权利或向第三方转让上述权利时,不得损害本刊利益,如汇编入其他论文集时,必须注明曾在本刊刊出,并注明刊载年、卷、期。
联系方式
-
官网地址:www.zgdzzhyfzxb.com
- 投稿邮箱:zgdzzhyfzxb@vip.163.com
- 联系电话:010-60850956;010-60850957
- 杂志社地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数据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热门评论
司空*** :
审稿流程很是规范、谨慎。编辑态度很好,校稿过程中都会主动打电话过来讨论文章的错误点,非常敬业。外审专家对文章提出的不足之处,非常有见解。推荐大家投稿。
2024-03-25 17:55:58
苍*** :
本来担心这个杂志不够好,收到以后发现非常满意,印刷和纸质都很好,而且字体比较大,看起来眼睛舒服。书中没有插图,正是我想要的。期待闲暇时阅读的享受感。
2023-09-18 00:21:52
燕***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收到的时候包装完整,杂志边边角角都包裹的不错,没有磕碰窝角,印刷精美,很好。杂志内容好、发货速度快。很满意!一本很好的杂志,价格也经济实惠。还会继续订这本的。
2023-02-05 17:24:10
姜*** :
投稿第二天编辑就给消息了,要求寄审稿费。审稿费到了之后大概外审一个半月的样子,审稿专家直接给意见就是录用,总体来说从投出去到录用2个月的样子,速度还是很快的,服务态度还行。
2022-09-24 15:34:40
闻人***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审稿专家意见中肯到位,给出的意见也有水平,结合审稿老师给出的意见修改后也感觉文章提升了档次。
2022-07-15 22:50:23
戈*** :
三个月录用。专家的审稿意见详细中肯,杂志社也很负责,审理的流程很公开,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还是很正规严谨的,审稿专家的水平比较高。对自己的文章很有信心的话,大家还是值得一试的!
2022-03-16 09:31:21
公上*** :
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态度都特别好,每次电话过去都是和风细雨式的解答,特别是我这篇文章的编辑老师,在审稿过程中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在此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2-02-07 18:36:09
米*** :
经典好书,材料详实,值得细细品读,该书是这个方向上的一大贡献,值得好好学习,另外快递也很给力,很快就收到了,包装都很用心为读者考虑得很周到,卖家服务态度也超好,下次还会来光顾投稿网。
2021-11-19 21:20:52
拓跋*** :
我中了一篇关于实验研究的文章。我觉得编辑的态度还不错,电话通知让修改,并详细说明了如何修改,1月04日提交修改稿,3月24日变为终审中,4月20日变为已录用。编辑部效率很快,赞!审改老师对文章分析也相当透彻,整理出了文章的亮点和不足。非常细致!
2021-11-10 12:07:25
濮阳***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校稿非常仔细,杂志对格式要求较高。审稿老师的意见也很是中肯,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批注得非常详细。这次稿件被收录,还是非常感谢审稿老师和编辑!
2021-09-16 1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