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主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

国家级

《中国记者》的前身《工农兵通讯》创刊于1933年的江西瑞金,是红中社(新华社的前身)的业务刊物;红军长征到延安后,改为《通讯》。建国后,正式创办《新闻业务》,1956年起向全国公开发行。《中国记者》收录于北大核心1992-2014版目录。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华社将社内三个面向全国的业务刊物(《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在《新闻业务》的基础上合而为一,创办《中国记者》,1987年1月正式出版。 办刊理念 1987年1月,《中国记者》问世。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融三刊精华于一炉,实行“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的编辑方针,在同类刊物中显示了独树一帜的特色。

90年代初,总结办刊经验,《中国记者》提出新闻期刊是“舆论导向之导向”的观点,得到新闻界的普遍认可。

党的十五大后,《中国记者》提出“用办新闻媒体的办法办新闻业务刊物”的观点,得到有关舆论管理部门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认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国记者》提出新闻媒介要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组织一系列沟通媒介与企业的活动,成为企业产品和理念服务社会的高速引擎和巧妙平台。 发展背景 新华通讯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记者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新闻信息采集之快捷、全面、准确、权威。 《中国记者》以新华通讯社为编辑背景,是世界上有影响的中文新闻业务刊物之一。 专业评价 根据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国科技情报所等机构对国内1万多种期刊按130类进行分析、检索的结果,《中国记者》列“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第一。该机构是国内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和确认机构。

《中国记者》连续三届(1992年、1996年、1999年)列“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第一。 2001年2月,《中国记者》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 行业地位及影响 《中国记者》编委会主任由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亲自担任,新华社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编委;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领导、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31家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以及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文汇报四家省级报纸的社长或总编辑是《中国记者》的特邀顾问。《中国记者》总编辑担任中国新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奖评委等。

主要栏目

特别策划、 案例与方法、 融媒体、 新时代记者走基层手记、 学者视线、 媒体观察、 专稿、 焦点、 学习

收录与荣誉

万方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记者投稿指南

《中国记者》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5000-5400字符.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使用外文字母与符号时,一定要分清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

4、来稿文末应附带详细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工作单位、职称、职位、研究方向)和作者联系方式(手机、联系地址、邮编、邮箱、QQ等)。

5、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方便以后联系作者。

6、来稿应该保证原创,严禁抄袭,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切勿一稿多投。

7、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8、稿件投到本刊之日期,三个月后不见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恕不另行通知。

9、论文发表后,赠当期杂志1-2册,以供作者使用。

联系方式

  • 官网地址:www.xinhuanet.com
  • 投稿邮箱:zgjz@vip.sina.com
  • 联系电话:010-63077422、63073233、
  • 杂志社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中国记者数据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热门评论


公玉*** :

一共修改了二次,审稿老师给的修改意见非常具体和仔细,对于提高论文质量有很大帮助。很不错的杂志,编辑的态度相当好,有问必答~~!感谢!推荐投稿!

2024-02-16 10:28:26
司寇*** :

翻阅了下,还不错,中国记者杂志的章节很细致,步骤也全面,看了深受启发,观点鲜明,此杂志脉络清晰,值得研究生阅读,为做好文献综述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

2023-11-08 17:26:09
伍*** :

中国记者杂志从做工到内容没话说很好,不错。印刷装订没看出问题,运输包装也很好,所想看的文章果然在其中,一口气读完我觉得写得挺好的,以后就订投稿网了,赞!

2023-08-01 18:22:56
韦*** :

中国记者的投稿系统做得非常不错,初审,主编审定等都会安排具体时间,一般都会提前完成,超过了规划时间作者可以电话询问,编辑部也会给出合理的解释。审稿也很严格,文章的质量也很不错,值得学者们一投!

2023-01-20 23:23:48
令狐*** :

这本杂志对我写硕士论文有很大的帮助,需要写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值得参考,杂志写的还可以,只不过是可能有些文章学科不同吧,看起来有点费解,但是可以从一些好的期刊论文中学习的,这样的方法是最快也是最适合的。聊以评价希望对别人有所帮助吧!

2022-12-14 06:04:51
尹*** :

中国记者杂志的审稿速度和编辑的专业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我投了一篇关于卫生管理的论文,编辑老师认真负责,意见具体,有针对性,审稿专家意见也相当给力,审稿流程比较规范的!

2022-09-29 09:53:54
计*** :

历时3个月,投给中国记者杂志的第二篇文章被录用,编辑人不错,有问必答。期间送审了三个专家,耽误了半个月左右,编辑也发邮件进行了说明,值得一投!

2021-06-05 02:01:11
游*** :

不多说其他的什么,真的看了才知道这本杂志的内容确实很好,专业性很强,好的东西还要要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值得推荐的一本杂志。

2021-05-23 23:39:00
时*** :

审稿50天左右收到2个审稿人意见,编辑决定先直接接收,然后再根据审稿人提的几个小问题回答一下修改。中国记者排版也挺快的,感觉效率还是挺高的。

2020-12-30 22:27:20
公祖*** :

中国记者杂志编辑部老师的态度超好,对于文章的各个细节部分的修改都非常的详细,帮助很大。审稿20天后通知修改,上传修改稿后三天回复,要求修改参考文献格式和仔细修改摘要,随即录用。非常不错的一次经历!

2020-09-19 11:16:15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