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不是戏曲创作的唯一出路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8-22 09:00:02
怎样写好戏剧剧本,是我们剧作家十分关注和执著探讨的课题。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取材是戏曲创作成败的关键。早有专家说,如果取材得当,作品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非常合理。“选材料要严,挖深”,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歌手甚至说:「还有什么比主题更重要?离题还有什麽别的艺术?假如题材不合适,一切才能白白浪费。”可见这个道理是无可置疑的。不过,取什么材料好,依据什么标准,问题是非常具体的、复杂的。有一次,明末清初的剧作家李渔老先生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回答,他说:“……必此一人一事奇特,真可传而传之,就是不朽。"他又进一步强调:「古人呼字为「传说」者,因事多怪,无人见而传,故名,可见非奇不传。」古希腊的哲学家、文学理论家亚里斯多德和李渔也持类似观点。在一出戏里,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写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这件事的奇特之处,对他来说,比写人物性格更重要。因此,他首先考虑了情节。《诗学》中,他说:“悲剧必须由以下六个要素组成,决定了悲剧的性质,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有许多剧作家根据他们的指点取材,并根据亚氏的“情节第一说”,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剧作家根据他们的指点来取材,确实写出了很多剧本。但是什么也做不了太多,太过难免失之偏颇,路也越窄。因为受到这些传统理论的影响,一些剧作家专门把选材的目光投入到对生活的寻觅上,力图寻找他人尚未发现的奇事,奇事,奇巧传奇等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认为只有那些夫妻反目,生死相别,亲朋好友乱伦,密谋暗杀,刀光剑影值得大书特书,大张旗鼓地出镜;而平凡的小故事,小人物却平淡无奇,显得平淡无奇,似乎根本不适合演戏。所以,有些戏剧常常是毫无缘由地制造人物命运的起伏,靠巧合和误解来构成情节的奇妙,充满低级的煽情。因此,剧作的传统观念无意间使戏剧成为一种脱离生活现实的雕琢与创作。在曲折的人生故事中,人为制造出的情节蒙蔽了观众对人物的关注,而过多的泪水模糊了观众对生活的深层理性思考。因此,戏剧成为一种迷宫游戏。更为严肃的是,有些剧作家把戏剧吸引观众的法宝押在怪异的情节上,这种怪异的事情在生活中毕竟是罕见的,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少,这导致了“非奇装异服”的题材逐渐枯竭,而编剧不得不重复表现奇巧的题材,无可避免的陷入了“桎梏”。这句话的确很有生命力,李渔说的“人惟求旧,物惟新”。毫无疑问,一部戏剧的价值取决于角色的独特之处,而不在于其独特之处。事实上,西方的戏剧创作在取材观念的更新上远早于我国。很久以前,德国的莱辛在《汉堡剧评》中写道:“任何与人物无关的事情,作家都可以忽略。对作家而言,只有性格才是神圣的,强化个性,突出表现个性,“是作家在表现人物性格的时候最要用笔……”因此,剧作家应更新取材观念,以思想之光烛照生活看似平常但蕴涵丰富哲理的现象,通过人物独特个性的塑造,展现生命的真谛。
实际上,当代很多具有探索性的剧作家已经自觉地把笔触伸向了“无奇也传”这一新主题领域,力求在平凡的故事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底蕴,在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展示其闪光的一面,如湖南的花鼓戏《乡村警察》,江苏滑稽戏“一、二、三”,淮剧《十品村官》等。它们既无奇事,也无惊险之处,但照样展现出极强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对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是因为作者在戏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使其具有艺术魅力。假如照「非奇才」这一传统观念来看,试想,一个普通乡村警察,一群普通高中生,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村民小组长,恐怕八年都不会被他们写进戏里,而且八个人还不会被拍成戏。
对此,我可下结论:“古玩”不是戏曲创作的唯一出路。就让我们突破传统戏剧取材观念的束缚,将“戏剧”的领域拓展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拓展到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