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知识产权法有哪些?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一、司法维修的框架设计。
㈠设计的原则。
为了实现大国梦想,21世纪以来,印度把科技战略的核心定位为重点追赶,以期能够在印度国情的基础上,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印度主要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专利制度,在产品专利保护体系中引入了产品专利保护制度,并涵盖了所有技术领域。为使国内法的规定与TRIPs的有关要求保持一致,印度政府修订了其专利制度,并在2005年1月1日在食品、药品和其他有关领域实施。
印度整体上是以立法为保障,依靠司法力量、行政力量和民间力量的三方合作和互动来建构其知识产权司法维护框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实现保护的基本保障,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民间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动是实现保护的基本手段。
㈡设计要素。
当前,印度主要的知识产权法是:《电影法》、《版权法》、《图书出版和注册法》、《商标法》、《专利法》、《电子商务支持法》、《商品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法》、《外观设计法》等。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也出台了。例如《版权法条例》、《外观设计法》、《商品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法》、《专利法条例》等。而印度所参与的国际条约有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伯尔尼公约等。
二是司法维护的机构设置。
㈠印度专利管理局。
这个印度专利机构主要指隶属于印度工业政策和促进处的印度专利局,是印度专利、设计和商标管理总局的一个职能部门。在2009年的机构改革之后,它设立了五个职能部门:受理、电子数据处理和初审部、档案管理和信息传播部、专利总务部、审查和授权部。该公司总部设在加尔各答,并在钦奈、新德里和孟买设有三个专利分所。所有与之有关的专利事项,均由专利局受理。
㈡印度商标管理局。
在印度,商标注册局主要指印度商标注册局,它隶属于印度工业政策和促进会,是印度专利、设计和商标管理总局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总部位于孟买,并在四个城市设立了分所,包括阿哈迈德巴德、加尔各答、钦奈和新德里。其申请、注册、更新、修改、撤销等事项,均由商标注册局受理。
(三)印度地理标志管理机构。
该公司主要负责印度地理标志注册局,该注册局隶属于印度商工部工业政策和促进处,是印度专利、设计和商标管理总局的一个职能部门。在钦奈,地理标识注册局设立了地理标志注册局,负责对产品进行地理标识登记。
㈣印度专利服务机构。
该公司以印度专利服务中心为主,隶属于印度商业产业政策促进部门,是印度专利、设计和商标管理总局的一个职能部门。本中心为广大公众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包括国家专利说明书和其它相关专利文献。
(五)印度版权管理局。
在印度,著作权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印度版权局和版权委员会。版权局于1958年在首都新德里成立,负责对印度进行版权登记、发行版权证书等事务。该委员会隶属于印度人力资源开发教育部门,负责对印度版权案件的行政投诉,并颁发著作权强制许可。
三是司法维护的实施路径。
(一)司法倡导。
为使执法官员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向学术界提供足够的信息,印度政府主持编写了《知识产权法手册》,并免费向参加各种知识产权的前线执法人员和学者分发。此外,印度指定国家警察学院对知识产权法进行定期培训,主要是针对警方和海关官员。同时,政府加大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力度,鼓励各级教育系统开展知识产权学习,不断充实知识产权管理队伍。经常举办讨论会和论坛,以提高社会各利益相关者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比如,印度专利局定期举行讲座,由技术人员来教授有关专利的知识。特别设立了著作权执行顾问委员会,对印度的版权保护进行定期评估,发现成就和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这个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两次会,以讨论著作权的执行和打击盗版的具体问题。
㈡司法审查。
印度政府将司法检查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政府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保护知识产权的执行情况,并将具体的执法责任落实到个别官员身上。各负责部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保证了执法程序的统一,并采用了国家统一标识。在专利和商标执行方面,政府制定了具体的执行程序,要求一线执法人员严格遵守,全国各地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都使用统一的标识。为加强知识产权组织和产权人与执法机关的联系,以及为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政府特别任命了一位省级政府官员,负责在政府和产权组织和产权人之间进行协调,及时检查,及时反馈意见。
㈢司法监督。
为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机构的效率和执法力度,印度政府加强了司法监督,不断更新执法设施和设备,增加了对知识产权保护资金和司法监督的投入。在印度,知识产权办公室现代化项目正在进行之中。计划在孟买,德里,该项目根据国际标准,在加尔各答和钦奈四个城市建有知识产权建筑,它们配备了现代设施和设备,这些建筑将获得专利,设计,将商标和地理标志等四个方面的管理机构合并到一栋楼内,加强了监管程序,提高了监管效率。此外,印度政府还将部分民间行业协会纳入了司法监督的程序和内容,加大了民间监督的力度,使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监督风险。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