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中小微企业保护的对策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2023-07-19 09:00:02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要求,2013年我国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监管力度。中小型微型企业具有资金投入少、经营方式灵活多样、风险小的特点,其数量和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自身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成本的压力与“知情权的缺失”使得其频繁受到知识产权侵权的困扰。要使中小微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低,创新能力弱。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拥有的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尺度。当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型企业并不多。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资料显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只有万分之三,99%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外国许多企业都把知识产权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核心武器,而我国企业却因为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由于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申请专利数量少,核心技术缺失,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企业对申请专利的重视不够,而在众多的申请中商标申请占多数,发明创造申请较少。许多中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了占领市场,领先同行,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钻研出一项领先的技术成果,由于新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市场上,它们首先考虑的不是申请专利,而是保密,以避免被竞争者知晓,在该行业中,其技术人员根据其产品,研制出与其相似的产品,抢在专利保护之前,又对其提起诉讼,这个时候,企业才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得不花大价钱来打官司处理纠纷。
(二)知识产权管理薄弱,信息滞后。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采用直线型组织结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经营机制不灵活,公司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往往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识,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由于有决策失误的风险,而企业所有者更愿意雇佣亲信人员,因此出现了家族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外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机构设置也比较完备,公司的法律事务一般由专门的法律部门来处理,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由不同的人单独负责,并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方便企业检索最新的知识产权信息,避免重复投资,重复性研究与侵权而且我国许多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老板都是从最低层做起的,在思想上,在技术上才是第一位,知识产权是第二位,也许这些人有时更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请一个懂技术的工程师,而不是设立一个知识产权部门,对此你怎么看?她们觉得侵犯专利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只要自己的企业做好技术生产产品就行。对于建立信息数据库这个方面,他们就比较少关注,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技术研究出来是否有重复的研究和侵权,这个企业工程师的研究成果应该是自己企业的专有物。有一些企业仿效国外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但都是流于形式,很少与其他企业进行数据库交流,不定期更新,以便即使数据库已建立,对知识产权最新情况的了解也是无效的,也不能说防止重复研究和侵犯专利。
㈢知识产权人才匮乏,流失严重。
人才辈出,企业兴旺的不竭动力。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更要注重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储备。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科研人员和科研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更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我们的中小型微型企业家族性较强,对专业人才的关注不够。在中国,中小企业大多以“家族企业”为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素质方面要比大企业这些企业差。这类企业很少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主要是仿制,缺乏创新。一些企业花了大笔的钱从研究机构引进了技术成果,但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强,浪费了资金和人力物力。此外,这些企业缺少合适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许多中小微企业没有与这些技术人员签订知识产权保密协议,当他们离开公司时,带去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受到新公司的欢迎。这类公司还没有充分评估知识产权,更重视有形资产,对于这类无形资产,即使将其计入企业资产,也是低评,远达不到知识产权本身的价值,造成资产浪费。
(四)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存在争议。
2012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2011)》。这份白皮书表明,涉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纠纷增加。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为外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专利申请的范围更广,中国企业很容易遭遇“技术壁垒”。由于我国的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再加上目前关于知识产权这种立法的不完善,许多企业都在投机取巧,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侵权不会被发现,有的企业在多次侵犯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之后,仍不吸取教训,反复仿冒外国名牌。目前,中国中小微企业侵权案件屡见不鲜,专利侵权案件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因专利案件取证难度大,往往一拖就是几年,许多被侵权企业在诉讼过程中耗费了大量金钱,最终获得的赔偿远远超出了当初为开发技术投入的数额。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