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关发展管理十大建设原则
来源:华文易迅 时间:
为了生存和发展,任何组织都必须反映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重要变化。在此过程中,重大紧急情况往往成为重大功能调整的触摸,海关作为最古老的公共机构之一也不例外。
9月1日恐怖事件发生后,为了打击恐怖主义,确保边境安全,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整合多头管理的边境管理部门,将美国海关改组为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成为国土安全部下属部门,强化边境保护功能。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成立后不久,实施了集装箱安全计划和海关商业反恐合作伙伴计划,旨在加强贸易供应链安全。其他国家海关机构纷纷审查调整各自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的海关也进行了改组,强化了边境保护功能。
2002年,在世界海关组织成立50周年之际,各成员国海关领导人齐聚布鲁塞尔,认真思考影响未来海关有效监管和高效运行的主要问题,21世纪海关发展规划首次提上议程。经过研究讨论,各成员普遍认识到海关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和环境保护等有组织犯罪的挑战;政府和公众更加关注消费者安全等跨境问题。
在2008年6月世界海关组织年会上,以加强贸易便利性和边境安全,促进发展水平为主题的21世纪海关作为指导性政策文件讨论通过。
21世纪海关规划描述。
《21世纪海关》是国际海关对未来海关管理环境、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共识,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包括:
(1)全球贸易环境:海关发展迫切需要调整的外部动机。
1.及时配送、低库存、多式联运等创新商业管理模式,给海关贸易供应链监管带来更大压力。同时,商界要求海关打击走私、低开发票、隐瞒欺诈、误归类、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创造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2.国际贸易供应链很容易受到恐怖主义的影响。恐怖主义可以中断供应链,阻碍国际贸易。组织企业犯罪集团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走私危险、有害或禁止的商品,从事洗钱、销售假冒商品等犯罪活动。
3.社会和公众认为走私货物,特别是有限和危险的货物,如毒品和武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社会希望海关能够确保货物达到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并关心对公共健康、动植物群和环境的威胁。
(2)21世纪海关规划目标:方便与安全平衡。
世界海关认为,未来海关的作用是监督进出境货物,确保国家利益和财政收入。其主要任务是确保跨境货物流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打击走私,保护边境,促进合法贸易。具体目标是:
1.建立明确的标准,加强货物和人员国际流动监管的准确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
2.消除国际贸易供应链中不必要的重复和延迟,如多次申报和检查的要求。
3.在国家、地区、国际层面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国际贸易体系建设。
4.建立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加强海关与商业、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
5.加强海关能力建设,促进守法管理和贸易便利化。
(3)21世纪海关规划:十大建设原则。
为实现上述使命和目标,根据世界海关组织《关于简化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和《全球贸易供应链安全便利标准框架》确立的海关现代化原则,《21世纪海关》整合完善,确立了未来海关发展管理十大建设原则(buildingblocks)。
1.全球海关网络:一是提供符合国际传输标准的提供符合国际传输标准的数据,采用世界海关组织的单一代码和跨境数据元;二是实现不同国家数据库的互联和协调,促进海关之间的数据交换;三是在进口、运输和出口商之间制定相互认可和协调协议,消除国际贸易供应链中不必要的重复监管措施。第四,制定标准,促进授权经营者(AEO)的相互认可;第五,制定数据保护等海关信息交换规则。
2.协调边境管理:充分认识到海关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更有效地保护边境安全;建立单一的电子窗口,使贸易界一次性向指定部门提交信息和文件。
3.情报驱动风险管理:注重操作和组织风险管理,有效配置管理资源,注重建立风险反馈和学习机制,加强海关预测和前瞻性能力。
4.海关商业伙伴关系:与可靠经营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相互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实现互利共赢。
5.现代管理方法、程序和技能: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环境,海关应采用创新的现代管理方法,重点从单票监管到系统。
6.有利的技术和工具:充分利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加强风险管理,如使用非侵入性检测设备和技术。
7.赋予海关权力:完善法律发挥,赋予海关适当权力,加强执法,要求商界提前提供信息,允许与其他海关交换信息。
8.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服务文化:加强培训,建设海关文化,重视变革管理,坚持客户导向,尽量减轻合作贸易的管理负担。
9.能力建设:实现全球海关网络取决于专业能力的成员国海关;借助世界海关组织哥伦布计划,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海关的合作。
10.廉政建设:深刻认识廉政对现代海关的核心作用,落实世界海关组织关于廉政的阿鲁沙宣言。
杂志推荐
常见问题
Q: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一稿多投吗? |
A:一稿多投的行为是典型的学术不端的行为,是国内外学术界都明令禁止的行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权归属的问题,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经被某个杂志社录用,或者同时被两家杂志社录用,就会涉及到版权纠纷,作为杂志社都会保护本社的合法权益,到这时作者就会比较麻烦,吃官司都是小事儿了,被打入黑名单降级降职影响可就太大了。 |
Q:职称论文发表对时间有限制吗? |
A:职称论文发表并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需要作者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自己安排发表时间,一般职称评审,各地区都会明确规定申报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们结合这个日期来考虑何时发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区职称评审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间,有的地区要求7月中旬开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则是要求8月中旬交,还有部分地区要求截止时间为申报时间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并不同,申报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确保自己的文章已经见刊并且被相应的数据库检索即可。 |
Q:网上发表论文如何防骗?可靠网站与可疑网站如何区分? |
A:由于发表论文的需求远远多于杂志版面的供应,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审稿难!审稿慢!选择论文发表网站发表表论文确实能解决以上问题。卖方市场的出现加之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就导致出现先付款后发表的现状。论文发表网站正规与否是通过网站从始至终所提供服务体现出来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时间差都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是可以通过您的智慧来避免的。因为不是所有论文网站都是骗子,你要做的就是过滤掉没保障的网站,选择可靠的论文发表网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省级、国家级期刊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准备。一般来讲,杂志社为了确保每期杂志正常出刊,都会提前将当期之后1-3个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创刊较早,认可度更高的热门期刊,来稿量较大,发表周期可能就会更久。提前准备,意味着杂志的可选择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准备? |
A:核心期刊建议至少提前12个月准备,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准备。 |